close

第四章 陸大特五期

 

  民國二十九年三月,余營長調升第十二集團軍總部上校參謀,七月考入陸軍大學

特別班第五期受訓。陸大學制分正則班與特別班,正則班為三年,入學資格為上尉、

少校,抗戰期間寒暑假取消,學程縮短為兩年半;特別班入學資格為中、上校︵極少

數為將級︶,學程兩年,重要課程與正則班概同。抗戰開始後,陸軍幹部培訓需求量

大,陸大經常保持三個班隊在訓,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間在校班隊有:正十七期

︵一一二人,民二八、一二三一、七︶、正十八期︵一二七人,民三○、三三二

、八︶,特五期︵一三六人,民二九、七三一、七︶,特六期︵一三四人,民三○

、一二三二、一二︶,校址在重慶市西郊,成渝公路跨越中梁山處,地名﹁山洞﹂

。︵註一︶、︵註二︶陸大特五期報考者約一千二百餘人,錄取一三六人。

 

一、陸大入學考試

 

  陸軍大學自正則班十五期後,即建立嚴格之入學考試制度,不再收各方有力將領

保送之人員,使陸大學員在入學時均能人人機會平等,以學力爭取而不以人力保舉。

正則班與特別班之間祇有階級年齡上之差別,而接受入學考試完全一致,故特別班實

際上已無﹁特別﹂之名,各特別班畢業之同學,亦引以為榮。因建軍之需要,正則班

與特別班每年召集各一班之計畫,於正則班第十期後開始,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

學校循序以進,烽火之中仍然弦歌不輟。︵註三︶

 

  陸大入學考試課目除軍事六大教程︵戰術、築城、地形、兵器、交通、通信︶、

步兵操典、戰鬥綱要等課程外,普通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中外史地、三民主義

︵當時通稱黨義︶、國文、外國語文︵英、日、俄、法、德任選一種︶,都要筆試。

更有實兵指揮和口試兩項,這是要當面考驗反應機智、軍人儀態、語言表達與臨場指

揮,是否能從容得體,真是精挑細選,非有﹁真才實學﹂,是難以過關的。︵註四︶

 

二、陸大教育內涵及影響

 

  陸大特五期在校時,功課有六十門之多。其中最重要者有應用戰術作業││攻防

追遭退想定,有日俄戰史、歐戰史、拿破崙戰史、普奧戰史、普法戰史、機械化戰史

,圖上兵棋對抗演習,航空判讀、防空戰術、外國文︵英、日、法、德、俄選一︶、

軍事哲學、化學戰、情報勤務、經濟學、國際公法、輜重勤務、兵站勤務、大軍統帥

、兵要地理、汽車運輸、參謀旅行等。老師有俄人布爾林、多馬舍夫斯基,中國教官

有龔浩、董志傑、趙秉衡、史久光、杜建時、林薰南、曹耀袓、賴愷元、游鳳池、鮑

志鴻等。班主任先後為張少傑、趙秉衡。︵註五︶

 

  特五期班主任張少傑將軍字幼吾,湖南祁陽人,早年肄業於北京工業大學,後赴

法國學習航空機械,民國十五年返國參加革命,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陸大正則班十一

期結業,民國二十六年膺選赴法深造,民國二十八年秋法國最高戰爭學院第五十九期

結業,返國後於陸大任兵學教官,復調升特別班第五期班主任,嗣又奉調中央軍校第

六分校︵廣西桂林︶教育處長︵班主任由陸大兵學教官趙秉衡接替︶,再升任第三戰

區長官部中將師管區司令,戡亂期間奉派赴各省督導國軍編練工作,來臺初曾任陸軍

訓練司令部中將砲兵指揮官。

 

  張將軍接受筆者訪問時已年逾九旬,而聲如洪鐘,思路清晰。他追憶當時情境說

:﹁子龍︵余將軍號︶入學之初,對一般常用軍事術語及白紙戰術使用之軍隊符號等

尚感生疏,因知我係留學法國陸大,時來請益,我亦樂予個別輔導,說明英、法、日

各國軍事術語及軍隊符號之異同與作業要領。不數月,其戰術作業已有顯著進步。﹂

︵註六︶

 

  張將軍手撰回憶錄││︽師恩浩蕩︾對陸大教育狀況有以下敘述:﹁陸大教育重

點在戰術、戰史、後勤、法制等。戰術分圖上作業及沙盤推演,教官有陸大八期趙秉

衡、郗恩綏;九期宗明、田西源;特一期陳新垣、張秉均、涂思宗、馮環及德籍的史

塔克中將、施泰丘中將︵航空戰術︶等。戰史有五期龔浩的﹃拿破崙戰史﹄、俄籍教

官布爾林的﹃日俄戰史﹄、多馬︵舍夫斯基︶的﹃歐戰史﹄等。後勤教官有三期譚家

駿、四期的游鳳池、德籍的克里伯少將。人事管理、法制則由文職老師薩孟武、端木

愷等授課。﹂︵註七︶

 

  特五期結業的李則芬將軍,字虞夫,廣東興寧人,在校時與余將軍不同教授班,

間有往還,他對余將軍的印象為:﹁合堂上課不發言,勤抄筆記很用功,英文極好,

又通法文,外籍人士來校參觀必然陪同。﹂︵註八︶李將軍接受訪談時已屆九十嵩壽

,提起往事,記憶猶新。

 

  余將軍自己對曾於陸大受特別班教育一事,甚少提及。丁肇強將軍憶及有一次校

長余上將在戰院正規班親授﹁野戰戰略﹂課程時,曾對學官說:﹁以前陸大上課時有

一風氣,以問倒教官為榮,你們有問題儘可提出來!﹂︵註九︶

 

  陸大特五期名教官之一是龔浩將軍。龔浩字孟希,湖南益陽人,民國三年保定一

期結業,自修日文並於德文專校進修兩年。民國八年陸大正則班第五期結業,被遴選

至陸軍部主管軍學部門。民國二十二年任軍委會第一廳參謀處長後,即兼任陸大教授

,窮三年之力,編著︽拿破崙戰史講義︾,於陸大成立拿破崙戰史講座,嗣後他調任

陸大教育處處長,仍兼授拿破崙戰史。

 

  龔孟希將軍編著之︽拿破崙戰史講義︾計分六卷十一章,︿緒言﹀中先闡述研究

戰史之目的為:獲得實戰之經驗,推究精神威力之效用,明瞭不意之變化,

窺知各國之作戰能力與軍隊之特性;繼指出研究戰史之態度須為:客觀的研究,

應以自己為中心而研究,設身處地的研究,應以國軍為基礎作主觀之研究;緒言

總結道:﹁吾人研究戰史,根本在培養成一己統帥指揮之才能,即無論如何難局,有

臨機自行打開之﹃定﹄與﹃慧﹄。﹂講義第一章簡述拿破崙時代之歐洲軍制及戰鬥法

之概要,第二至十一章記述拿破崙一七八五年自巴黎軍校結業後,至一八一五年間之

經歷及各戰役之概要。各戰役之記述,除詳細說明戰役之背景外,對戰役經過及教學

要項均以狀況、問題方式來誘導學者進行研究與思考,最後提供﹁講評摘要﹂︵參考

案︶來供學者作研討。茲以第二章第六節一八○○年意大利戰役﹁馬連哥會戰﹂講義

內容為例,除戰役前一般狀況及特別狀況之描述外,另對與戰役及會戰有密切關聯之

﹁拿破崙之作戰方針與其變更﹂、﹁總指揮官與部將之關係﹂、﹁抹西拿將軍不謹慎

之處置﹂特予強調記述。本節所課問題有:一八○○年五月二十六日之情況法軍參謀

長關於將來作戰之意見具申案、奧軍參謀長對五月二十六日之情況關於將來作戰之意

見具申案、奧軍今後之作戰方針、法軍今後之作戰方針、六月十四日馬連哥會戰拿破

崙之決心等,對學者能作有效之磨鍊。︵註一○︶

 

  特五期結業,前傘兵司令張緒滋將軍在他的回憶錄︽戰亂餘生︾中描述:﹁上龔

老師的拿翁戰史深感意味濃厚,他講烏爾摩會戰,如同親臨前線,有聲有色,聽者都

眉飛色舞。﹂︵註一一︶

 

  特五期結業的謝齊家將軍追憶陸大上課情形:﹁龔孟希老師講授拿翁戰史非常生

動,使學員印象深刻,同學們甚至稱呼龔老師作﹃拿破崙﹄。﹂︵註一二︶謝將軍自

此對戰史發生研究的興趣,來臺後編著︽世界名戰新編︾,蒐集一百個戰例,歸併於

攻擊、防禦、追擊、退卻、騎兵及機械化部隊之運用、陣地戰、特種地形之戰鬥、空

降作戰、游擊戰等條目下,每個戰例作簡要介紹,附要圖,另作畫龍點睛式之評論。

讀者可依需要檢索參考,甚稱便利,為研究戰史與戰術最好的入門工具書。

 

  李則芬將軍自覺於陸大特五期所受教育獲益匪淺,又感外文之重要,結業後除自

修外,兩次入外語學校進修,嗣後更潛心研究中外戰史,著有︽中外戰爭全史︾。︽

元史新講︾是李將軍研究元代戰史後,發現︽元史︾編纂之諸多缺失,後廣蒐資料篩

選編纂而成,極受史學界推崇。︵註一三︶

 

  黎天鐸將軍回憶稱:﹁陸大的軍事教育相當完善,至今記憶猶新的,有龔孟希將

軍講述拿破崙戰史時,有聲有色。﹂

 

  史久光將軍於陸大特五期講授﹁中國國防史﹂及﹁軍事哲學﹂兩門課程。﹁中國

國防史﹂研究清代以前各代之國防,涵蓋疆域、兵制、交通、幣制︵經濟︶、教育、

外患、邊防及民族推移等,凡決定國防方針之相關因素多能加以探討,深具啟發作用

。﹁軍事哲學﹂課程則臚列哲學概念、哲學方法、認識論,哲學與宗教、哲學與科學

、人生哲學,中國哲學尤重儒家哲學,論及軍事哲學則多藉古今中外之史實來探討統

御、軍紀、統帥之道等,兼具廣度與深度。︵註一四︶李則芬將軍認為:﹁學這兩門

課,對陸大學員而言自有其潛移默化的作用。﹂︵註一五︶黎天鐸將軍回憶說:﹁史

久光將軍的軍事哲學史,幾如講授中國文學史,使我傾服心醉。﹂︵註一六︶

 

三、陸大的戰術教育

 

  陸大十八期結業的黎天鐸將軍對民國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間在校所受之戰術教育印

象至為深刻,在他的回憶錄︽天韻樓雜草集︾中有以下的敘述:

 

  ﹁陸大的戰術教育,最為精彩,如應用戰史例由同組教官數人︵按教授班數配置

︶集體研究,根據教學進度,先定研究主題,設定範圍,就攻擊戰、防禦戰、遭遇戰

、追擊戰及退卻戰五類基本形式的戰術中,以某一種或二種以上為研習要項,本乎戰

術的原理原則,編成﹃想定﹄,依據實戰過程,逐段設定情況命題,由學者提出答案

,或為﹃決心﹄,或為﹃意見具申﹄,或為完整的﹃作戰計畫﹄,其時乃採用三段式

作業,即﹃決心、理由、處置﹄,簡單明確,寥寥數十字,不若爾後美軍參謀作業之

五段作為,連篇累牘,﹃附件、附圖、附錄、別紙、別頁﹄一大堆。但戰術修養精湛

者,於此三段作為中,常具﹃畫龍點

睛﹄之妙,此在初學者,難以一蹴可幾也。

 

  教官於收到學員之答案後,乃攜回宿舍,引經據典,準備講評資料及對擬定原案

之解釋,下次臨堂講述,先飭學員申述其立案之理由,並就答案中不同之立案分類,

使相互辯論,所謂﹃道理愈辯愈明﹄,最後分發﹃教官原案﹄,學員閱讀後,亦可針

對原案,提出不同意見,但必須有所本,﹃原案﹄被學員打倒,也不是不可能的,大

都皆能令學者心服口服,誠屬教學相長。﹂︵註一七︶

 

四、陸大教育重要參考書籍舉隅

 

荻洲立兵著︽大軍之統帥︾

 

  ﹁大軍統帥﹂為陸大重點課目之一,授課僅發綱目,教官口述學員筆記。本課目

主要參考書籍,是民國二十四年五月由陸大出版之日籍教官荻洲立兵所著︽大軍之統

帥︾。全書分六章,第一章﹁序說﹂,概述統帥之要旨、戰爭之條件、戰史之研究等

,並附重要術語如統帥、戰略、戰術等之解釋。第二章﹁近代戰爭之特性﹂。第三章

﹁戰爭指導﹂,論述統帥與政治、國家總動員、統帥與外交,並舉拿破崙戰史、普法

戰史、歐戰史等實例說明政治、外交與作戰的關係及對統帥作戰指導方針之影響。第

四章﹁作戰計畫﹂。第五章﹁作戰之實施﹂。綜觀全書,作者將國家﹁最高統帥﹂及

﹁大軍統帥﹂應具備之最新知識,以深入淺出的筆調作完整之介紹,輔以生動適切的

例證,讀此書時猶如教官就在身旁耳提面命。作者雖為日籍,然能以開闊的心胸,對

我國軍官作毫不保留的傳授,對陸大一心求知的學員而言,應深具啟發作用。以下是

原書首章﹁序說﹂中兩段文字:

 

  ﹁中國古兵家所遺兵略,實冠世界,是可斷言,然關於適當現代文化之適用法之

研究,惜乎尚不多見,若然,願諸賢服膺溫故知新之古諺,決意作一大飛躍,著著實

行,是所切望不置者。﹂

 

  ﹁雖然,迄諸官畢業時,所得陳述之程度,僅能述說若干範例,使原則理解容易

為止,即不過介紹統帥法之基礎學而已,請以是為起點,日新月異,積畢世研究之效

,為中華民國更進而為有光輝之東亞和平,抱持自覺自信,向前邁進,是所切望。﹂

︵註一八︶

 

附註:荻洲立兵,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十七期畢業︵東條英磯同期︶,自我國陸大任教

期滿返國後,民國二十六年九月十日獲派擔任新編第十三師團中將師團長。民國二十

六年﹁八一三﹂上海戰役開始,該師團為第二梯隊登陸單位,後並參與武漢會戰。民

國二十八年八月十日荻洲立兵調升關東軍第六軍的軍司令官,惟到職不久即逢﹁諾門

罕事件﹂,該軍遭蘇軍強大陸、空兵力突襲而被擊潰。︵註一九︶

 

多馬舍夫斯基著︽平戰時參謀業務︾

 

  本書為陸大俄籍教官多馬舍夫斯基所著。︽平時參謀業務︾區分十一章:諜報、

編制、數目、動員、作戰計畫、軍隊之駐在、國防工程準備、軍事主義、陸軍大學、

參謀本部編制、兵員之徵集兵役之經過及軍隊之訓練。︽戰時參謀業務︾區分五章:

作戰勤務、諜報業務、通信業務、後方及補給業務、司令部之編制。

 

  本書於︿序言﹀中先介紹﹁統一指揮﹂、﹁參謀部幕僚團︵參謀將校團︶﹂等名

詞,續對陸軍大學之目的作扼要之說明。以下是︿序言﹀中的兩段文字:

 

  ﹁陸軍大學畢業,不能妄自尊大,謂統帥之位,非我等莫屬。陸大畢業後,萬不

可自以踏上康莊,帥位在望,欲向前進,不僅須服務,且必繼續學習。蓋權力之獲得

,由於知識。﹂

 

  ﹁有問牛頓者曰:﹃君如何發現萬有引力之定律?﹄牛頓答曰:﹃不斷思之而已

。﹄故欲為統帥者,必晝夜思考統帥之方,極慮專精,對於軍事藝術、軍事科學及技

術,所提出之一切理想,週思之,光大之,陸軍大學畢業軍官之事業,捨此則無由發

皇矣。﹂︵註二○︶

 

史久光著︽軍事哲學︾︵見前節︶

 

龔浩編著︽拿破崙戰史講義︾︵見前節︶

 

 

註 釋

 

註 一:︽陸軍大學正則班第二十三期同學錄︾,附正則班及特別班各期同學名錄,

民國四十年九月。

註 二:張緒滋,︽戰亂餘生︾,臺北,祥雲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二月,頁八三│八

五。張緒滋將軍,湖北黃岡人,軍校︵武漢分校︶七期,陸大特五期,陸參大將四期

結業,曾任傘兵司令,第五十二軍參謀長等職。

註 三:潘光建,︿陸軍大學甘苦談﹀,︽戰史會刊︾第二十二期,民國八十年十二

月三十一日,頁三○五。潘光建將軍,上海市人,軍校十三期,陸大正二十期結業。

註 四:黎天鐸,︽天韻樓雜草集︾,自印,民國八十年十月三日,頁三三。黎天鐸

將軍,江西武寧人,軍校十期,陸大正十八期,國防大學聯戰系第一期,陸參大正九期

結業,曾任第二十二兵團︵金防部︶作戰處長,軍校學生總隊長,陸參校正規班班主任。

註 五:同註二,頁二三七。

註 六:張少傑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十二日。

註 七:張少傑將軍回憶錄︽師恩浩蕩︾,打印稿,民國七十年,頁二一│二二。

註 八:李則芬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註 九:丁肇強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三日。

註一○:龔浩編著,︽拿破崙戰史講義︾,陸軍大學校印行,民國二十九年。

註一一:同註二,頁二三九。

註一二:謝齊家將軍訪談紀錄,民國七十八年六月。謝將軍字其潔,湖南華容人,軍

校三期,陸大特五期,國防大學聯戰系第四期,曾任國防研究院講座,晉任至中將退役。

註一三:李則芬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註一四:史久光將軍字壽白,江蘇溧陽人,日本士官學校第四期、日本砲工專校結業

,宣統三年十月任江浙聯軍總部參謀長,率軍攻打南京清軍。民國成立,任大總統府

作戰局局長,後任陸軍部兵學司司長兼任陸軍大學堂兵學教官。民國十九年任要塞砲

兵學校校長。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調任參謀本部高級參謀兼陸軍大學兵學教官。參閱

劉仲平、史濟塏編纂,︽史久光先生集︾,附︽中國國防史︾、︽軍事哲學︾講義及

史久光先生年譜,臺北,人文世界雜誌社,民國六十一年十月。

註一五:同註八。

註一六:同註四,頁三六。

註一七:同註四,頁三七│三八。

註一八:荻洲立兵,︽大軍之統帥︾,南京,陸軍大學校印,軍用圖書社發行,民國

二十四年五月,頁二│四。

註一九:荻洲立兵任師團長及軍司令官之經歷,請參閱﹁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第

四十三冊︽大事年表與軍語︾,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民國八十年五月,頁六九九

、七○五。

註二○:多馬舍夫斯基著,孔祥鐸譯,︽平戰時參謀業務︾,陸軍大學校發行,民國

三十年九月,頁一│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