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防大學

 

一、啣命來臺

 

  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蔣中正總統復行視事。︵註一︶四月一日孫立人將軍受

命出任陸軍總司令,策畫重建整訓陸軍部隊,亟需得力幹部襄助,呈請調派余伯泉將

軍任陸軍總部第五署署長︵主管計畫、訓練︶一職。本案國防部第一廳簽注意見略稱

:﹁前海南防衛總司令薛岳上將於﹃海南防衛作戰檢討報告﹄中曾以余伯泉將軍等人

於作戰中擅離職守呈請處分,業奉總長核定撤職在案,依法一年之內不得復職。﹂此

節因非事實︵請參閱本書第五章︶,經陸軍總部檢據申覆,民國三十九年十二月奉參

謀總長周至柔上將手諭:﹁余員著調國防部額外高參,派陸軍總部服務。﹂︵註二︶

 

  余伯泉將軍於香港寓所接奉命令即兼程來臺,至陸軍總部︵原臺北市上海路︶報

到,暫寄居於孫總司令公館︵現臺北市南昌路一段一三六號陸軍聯誼廳︶,辦公處所

亦安排於總司令辦公室之隔鄰,雖未佔實缺,孫總司令遇要事多諮詢余將軍之意見,

極為倚重。余將軍於公餘常彈吉他自娛,狀至愉快。︵註三︶、︵註四︶、︵註五︶

孫總司令本其多年作戰經驗,認為作戰最應重視敵情搜索,在民國四十年初,特在鳳

山成立一個搜索組,任命余伯泉將軍兼任搜索組組長,並請德國顧問史坦因︵抗戰時

期陸大教官︶協助,研究步兵搜索動作,經過五個月的研究與實驗,獲得顯著的成效

。孫總司令就任之初,為統一各部隊的訓練,設立一個﹁步兵操典修改委員會﹂,步

兵操典草案完成之後,孫總司令指令余伯泉將軍,從軍訓班十八期留校同學中,挑選

六十人,賦予一個臨時番號﹁陸軍總司令部示範大隊﹂,編成五個小組,分赴北、中

、南、東部及澎湖五個防守區示範新修訂的步兵操典,經過半年時間,順利完成任務

。︵註六︶

 

  民國三十九年六月韓戰爆發,十月十九日中共參戰,聯軍節節敗退。總統蔣公於

此時要求美國助我加強軍事力量,使國軍部隊可隨時對入韓聯軍作必要的支援。當時

的外交部長葉公超跟美國方面多次商談以後,美國表示願意派遣顧問團來臺灣,幫助

我們執行整軍建軍的任務,美方繼即派遣當過騎兵第一師師長的蔡斯(William Chase)

將軍擔任顧問團團長。民國四十年五月國防部成立總連絡室,負責與美軍顧問團及所

屬人員間之翻譯連絡工作,經葉外長推薦,由余伯泉將軍出任第一任總連絡官。︵註

七︶、︵註八︶

 

  民國四十年九月,余將軍奉派至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學院正規班一九五一│五二年

班受訓,改調國防部參議。民國四十一年五月余將軍奉調國防大學教育長,七月美陸

參院正規班結業後到任。︵註九︶

 

二、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正規班

 

  余將軍於民國四十年九月二日至四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在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大

學(USACGSC)正規班一九五一│五二年班受訓,以余將軍具有英國劍橋大學、皇家軍

校、我國陸大等學資的優良基礎,復無語文障礙,接受美軍這十一個月完整的指參教

育,自必有較一般學員更多更深入的心得。

 

  余將軍就任國防大學教育長後曾對教職學官作一專題演講,題目為﹁對美軍事觀

察﹂,︵註一○︶子題有: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國防組織機構重新編成之情況

︵成立國防部及聯合參謀本部、空軍成為獨立軍種、三軍平衡發展等︶,美軍對未

來戰爭之構想,美軍高級軍事教育改進之情況︵設立國防大學、國防工業大學、聯

合參謀大學︶,法、德、美戰術思想之源流及比較,美軍之優點,對美軍有待

研究之點等。

 

  在﹁對美軍有待研究之點﹂中余將軍指出,美陸軍指揮參謀大學並無戰史及戰略

研究兩課目。又指出美軍參謀作業中對於數個作戰方案之比較所用之因素有四:

形,我軍部署狀況,敵軍部署狀況,敵軍可能行動各案;惟質疑:為何祇此

四種?為何每種估計給予等值?為何偏重於敵情︵敵情因素佔四分之二︶?進一

步提出﹁研究戰術的程序﹂,認為研究戰術時,可先就每種戰鬥方式作各別基本研究

,以企澈底了解一般原則;再對每種戰鬥方式作各別特殊研究,以企能應用原則於特

殊狀況;最後將多種戰鬥方式作混合研究,以企能應付任何狀況。這一連串問題的提

出、思考與研究,的確引發了余將軍進一步研究戰術與戰略的興趣,如果說這就是余

將軍﹁野戰戰略﹂思維理則的萌芽期,可信度是

相當高的。

 

三、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

 

  國防大學成立於四十一年五月一日,係由侯騰中將︵湖北禮山人,軍校六期、陸

大正十期、美國陸參大正規班一九三八年班結業︶負責籌辦,並為第一任校長。當時

國軍引進美軍聯合作戰體制,於國防大學設立聯合作戰系,選訓陸海空軍高級優秀軍

官研習三軍聯合作戰組織與計畫命令作為等,使適任戰區及以下各階層之聯合部隊指

揮官與幕僚。︵註一一︶、︵註一二︶美軍顧問小組將他們國防大學的三個聯合作戰

研究案(Three Studies)搬過來,叫我們學。第一研究是陸軍作戰,用的戰例是二次

大戰的諾曼地登陸戰;第二研究是海軍作戰,戰例是雷伊泰海戰;第三研究是空軍作

戰,戰例是空降萊茵河之戰。︵註一三︶

 

  余將軍到任後即襄助校長修訂教育計畫,甄選與訓練教官,審定課程教案。聯合

作戰系第一期於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一日開訓,訓期六個月,至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一

日結業,共訓學員九十二人。教育全期二十六週,區分為軍種教育、聯合作戰教育及

綜合教育三個階段,其中綜合教育除複習第二階段聯合作戰計畫與命令作為,並配合

實際狀況,舉行高司演習,組成聯合參謀機構與聯合作戰部隊,以學員輪流擔任各級

指揮官與幕僚,使獲得各種指揮及參謀職務之演練,以及戰略戰術之磨練。︵註一四︶

 

  民國四十二年六月一日,總統蔣公主持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

時嘉許該校的教育:﹁在本校創辦初期,很快的建樹了優良的基礎和久遠的規模。﹂

另指示應擴大該校教育的效果。︵註一五︶聯合作戰系第二期於民國四十二年八月三

十一日開學,員額增加至一百人,高階將領如胡宗南、劉安祺、石覺、劉玉章、柯遠

芬、彭孟緝等均在召訓之列,蔣公更指定高級將領如參軍長桂永清、副參謀總長徐培

根、參謀次長劉國運、國防會議秘書長蔣經國、陸海空勤總司令孫立人、馬紀壯、王

叔銘、黃鎮球、副總司令羅奇、李振清、黎玉璽等二十人於該期﹁選課聽講﹂,︵註

一六︶蔣公對該校重視之程度可見一斑。

 

四、戰爭原則之應用與戰史

 

  余伯泉將軍於聯合作戰系親自講授﹁戰爭原則之應用與戰史﹂課目,以十五個小

時研究戰爭原則,除闡明美軍九大戰爭原則及當時國防大學所擬訂之十大戰爭原則之

意義外,並藉古今中外戰史來引證戰爭原則之重要性及其應用,目的在使受訓學員對

於戰爭原則有深切之瞭解。︵註一七︶授課前,學員需研讀蔣公訓詞、孫子兵法、美

軍﹁大軍指揮﹂(FM100-15)、﹁作戰綱要﹂(FM100-5),﹁聯合部隊參謀手冊﹂、﹁

情報教範﹂等譯本相關條目及先發講義。本課目介紹的﹁戰爭原則﹂是國防大學當時

所擬的﹁戰爭原則草案﹂,計有十項。依序為:精神︵士氣︶、目標、安全、戰備、

統一指揮、簡單、攻勢、重點、運用、奇襲。課目使用時間計十五小時。課程綜合說

明一小時,十項原則各使用一小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沖繩島及諾曼第戰史研討各二小

時。沖繩島戰史係就﹁安全﹂、﹁運用﹂、﹁重點﹂三原則,檢討該戰役美、日雙方

之得失,授課前安排於晚自習時間,觀賞美軍﹁琉球作戰﹂、﹁太平洋上戰鬥﹂兩紀

錄片。諾曼第戰史係就﹁統一指揮﹂、﹁戰備﹂、﹁運用﹂三原則,檢討盟軍與德軍

雙方之得失,戰史研討授課中,特邀美軍顧問教官對各

該原則予以說明。︵註一八︶

 

  本課目授課程序︵步驟︶為先闡明某一戰爭原則之意義,對該戰爭原則下一定義

,次藉中外名將嘉言及美軍典則來說明此一戰爭原則之重要性,再引用中外戰史之例

證來加深學者對此一戰爭原則之印象。余將軍於授課中對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各

國之國力、戰爭構想、政治、外交手段等亦多所介紹。教學過程層次分明,理則嚴密

,資料講義內容充實,圖文並茂,講解生動活潑,極具啟發性。︵註一九︶與余將軍

有通家之誼,軍校十期、陸大正二十期結業的李鑄靈將軍,在︿余上將子龍事略﹀一

文中追憶:﹁先總統有時到防大聽余教育長講課,每次坐聽三、四小時而不倦,時人

不察也。﹂︵註二○︶余將軍講課時鄉音稍重,一般人不易完全明白,然蔣公追隨 

國父多年,對廣東口音自感親切,加以﹁戰爭原則之應用與戰史﹂課目之規畫理則清

晰,對每一項戰爭原則所下之定義簡明扼要,所舉中外戰例與名將嘉言令學者印象難

滅。十餘小時課目之內涵及授課方式,似為蔣公倡導軍事教育多年來所僅見,由之對

余將軍之才學有了極深刻的認識,爾後蔣公於引進日籍教官︵實踐專案︶與德籍教授

︵明德專案︶之後,毅然將國軍深造教育之重責大任交賦予余將軍,此一機緣,適足

以促成之。

 

  軍校十期,陸大正十八期結業的黎天鐸將軍,在他的回憶錄︽天韻樓雜草集︾中

追憶在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一期受訓的經過:﹁教育長余伯泉將軍主講﹃戰爭原則

﹄,雖係採擇英、美教材,後經 領袖審定成為十大原則,極適合我國軍需要,其他

有關三軍聯合作戰參謀業務之演練,及戰術思想的統一,均有顯著成效。尤以三軍軍

官集合一堂,共同生活,共同研究,無形中情感交流,有利於三軍聯合作戰之協調團

結,收到無可計量的精神作用。﹂︵註二一︶

 

  民國四十三年初,余將軍為培養後進,決定自聯合作戰系第三期起,將﹁戰爭原

則之應用與戰史﹂課目分由本校教官任教。遂由聯一期結業留校任教官者中選出曾培

民、黃企一、傅孔道、高慶辰︵已調空軍總部計畫署計畫組長,仍兼國防大學教官︶

、仇子榮、趙錦、孫積廉、鄧宗善、沈伯賢等九員,及學校教三、四、五組教官林●

︵海軍︶、孟漢鐘︵海軍︶、王鐳、黎良︵空軍︶、俞方瀾、胡守恆、明玕東等七員

任該課目教官或預備教官,親自督促試講試教,本課﹁教官任課分配表﹂如附表。︵

註二二︶、︵註二三︶後七員教官圓滿達成任務,於民國四十四年初奉國防部核定授

予聯合作戰系第三期之學資,國防大學校長侯騰中將及教育長余伯泉將軍均在授予該

期學資名冊之列。

 

五、戰略單位之研究

 

  余將軍任國防大學教育長時,國防部第三廳函國防大學請釋示國軍兵力單位界說

應否區分為戰略單位、戰術單位、戰鬥單位,抑參照美軍區分為戰術單位與行政單位

,同時該校聯戰系第二期受訓學員亦有此一疑問,余將軍遂彙集資料寫成﹁戰略單位

之研究﹂乙文以資答覆。先敘述兵力單位組織之演變過程,得出武力之組織應考慮因

素為:戰爭構想、軍種使命、戰力發揮,天候與地形、具備力量︵物資︶。其次就兩

次世界大戰各國兵力單位組織之差異來說明上述各因素之著眼。最後詳述美陸軍組織

概念之來源與美軍現代步兵師編成之理由。︵註二四︶識者嘗謂:﹁余將軍此一研究

報告,對國軍﹃戰略單位﹄究應為何,似無具體之結論與建議。﹂然余將軍對此一問

題之研究方法與考慮因素在研究報告均已有詳盡之析論,所謂﹁結論與建議﹂自應由

業管單位乃至軍事院校學員或部隊軍官團成員發揮創意去求取,又何必設定一個框架

來加以限制呢?

 

六、研究美軍軍事戰略計畫作為

 

  高慶辰將軍在他的回憶錄︽空戰非英雄︾中,憶及在國防大學任教時的一段往事

:新任的美軍首席顧問陸軍上校陸思魯︵註二五︶發現國防大學並無任何課程研究戰

略與國家施政的關係,等於上層沒有計畫而施政,軍事因此也無從配合。他提供了一

本當時尚列為機密的美國陸軍教範FM101-51︽戰略計畫與施政計畫之作為︾,建議國

防大學要教這本書,遂由教育長余將軍逐句口譯,在高慶辰教官︵教二組︶及王鐳教

官︵教三組︶協助下,每週利用兩個上午,以半年的時間完成了中譯本。自聯合作戰

系第三期起,該課目列入課程範圍,由高慶辰教官以兩個小時作概要說明。︵註二六

︶、︵註二七︶這是國軍最早接觸美軍軍事戰略計畫及預算計畫制度之緣起。余將軍

此後自闢管道,整體蒐集美軍相關資料,於民國四十六年編成︽美軍聯合計畫作為之

研究︾乙書,有系統地將美軍軍事戰略計畫制度引進並作為國軍建立相關制度之參考

,這是後話。

 

附表

 

 

註 釋

 

註 一:︽何應欽將軍九五紀事長編︵下︶︾,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四

月二日,頁一○四○。

註 二:武端卿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六年九月三日、九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民國

三十九年武將軍任職國防部第一廳,業管重要軍職調派,承辦此案,所感棘手者,在

於前案之處分,短期內不可能註銷。經研究,申覆案改由另一參謀簽辦,而能順利奉

批。武將軍湖北沔陽人,軍校十四期,陸參大正九期,實踐學社聯戰班十二期結業,

曾任臺中師管區中將司令。

註 三:沈克勤編著,︽孫立人傳︾,臺灣學生書局,一九九八年二月,下冊,頁一

○六五│一○六九。

註 四:沈克勤先生越洋電話訪談紀錄,民國九十年十一月九日。沈先生民國三十九

年起任孫總司令少校隨從秘書,亦在孫公館住宿。

註 五:孫新俊先生訪談紀錄,民國九十年十月八日。孫先生民國三十九年起任孫總

司令辦公室上尉秘書。

註 六:同註三,頁六四九、六五一、六五三。

註 七:︽賴名湯先生訪談錄︾,賴暋訪錄,國史館,民國八十三年六月,頁一五四

│一五五。

註 八:見余伯泉將軍兵籍資料表。

註 九:同註八。

註一○:余伯泉,︽對美軍軍事觀察︾,國防大學印行,民國四十一年十一月。

註一一:趙錦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六日。趙錦將軍,福建林森人,軍校

十六期,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一期結業後,留校任教官,曾任第二六師師長,晉任

至中將退役。

註一二:黎天鐸,︽天韻樓雜草集︾,自印,民國八十年十月三日,頁一○。黎天鐸

將軍,江西武寧人,軍校十期,陸大正十八期,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一期結業。

註一三:高慶辰,︽空戰非英雄︾,麥田出版社,二○○○年二月一日,頁二五○。

高慶辰將軍,湖北棗陽人,航校六期,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一期結業後留校任教官。

註一四:同註一一、註一二。

註一五:︽蔣總統軍事建設講詞集︵卷四︶︾,民國六十年十月三十一日,頁一六八

四。訓詞篇名:︿孫子兵法與古代作戰原則以及今日戰爭藝術化的意義之闡明︵上篇︶﹀。

註一六:︽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三期同學錄︾,附﹁前期同學簡歷﹂。

註一七:趙錦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四年九月六日。

註一八:參考國防大學聯合作戰系第三期﹁戰爭原則之應用與戰史﹂課目講授計畫︵

趙錦將軍珍藏︶。

註一九:同註一七。

註二○:李鑄靈,︿余上將子龍事略﹀,︽廣東文獻︾第一五卷四期,民國七十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頁一四六。

註二一:同註一二。

註二二:同註一七。﹁教官任課分配表﹂為講授計畫之附件,見附表。

註二三:趙錦將軍訪談紀錄,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五日。

註二四:余伯泉,︽戰略單位之研究︾,國防大學印行,民國四十三年五月一日。

註二五:同註一六,附美軍顧問名錄。

註二六:高慶辰,︽空戰非英雄︾,麥田出版社,二○○○年二月一日,頁二五二│

二五四。

註二七:高慶辰將軍民國八十七年三月二十三日自美國函覆筆者所提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