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抗戰與戡亂

 

  民國三十一年七月,余上校自陸軍大學特五期結業,十二月奉調至軍政部任上校

部附兼交際科長︵部長為何應欽上將︶。三十二年十二月奉調任陸軍第十二集團軍教

導團團長,第十二集團軍司令官係由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上將兼任。

 

  當時日軍控制有廣東省從化、增城以南、廣州與港九等地,及粵東潮州、汕頭地

區;第七戰區則廣領該省其他地域,實施廣泛游擊並牽制日軍兵力。第十二集團軍任

粵中地區之守備,一部控制為戰區預備隊,集團軍教導團則配屬曲江守備區,又轉配

屬曲江城區守備指揮部。曲江守備區指揮官為李振將軍,曲江城區守備指揮部之指揮

官為張澤琛將軍。︵註一︶教導團前任團長謝義交卸後赴陸軍大學特七期深造。

 

一、曲江城防戰

 

  曲江,古稱韶關,與始興、南雄據五嶺關口,扼湘南粵北之咽喉。︵註二︶該地

除湘粵公路外,並為粵漢鐵路南段要點,是日軍由粵入湘必經之交通要地。

 

  民國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間,曲江是第七戰區的重心,戰區司令部和廣東省政府

的所在地,又是搶購物資的轉運中心,可說是萬商雲集市況鼎盛,經常被日機轟炸。

該地原設﹁曲江警備司令部﹂,司令為孔可權將軍,迄民國三十三年春,戰區依情況

判斷日軍有向北取攻勢打通粵漢鐵路南段之可能,乃成立﹁曲江城區守備指揮部﹂,

由原警備副司令張澤琛將軍任指揮官。民國三十四年一月城區守備兵力計第十二集團

軍教導團余伯泉部,補充團凌育旺部及戰前到達增援之一八七師五五九團陳醴泉部。

︵註三︶根據余伯泉將軍﹁軍官戰歷調查表﹂之記載,曲江戰役之經過概為:︵註四︶

 

任務

  保衛曲江,阻止敵軍打通粵漢鐵路南段。

鄰接友軍番號

  曲江之東西河壩為陸軍一八七師。

重要戰鬥經過與戰果

 

  民國三十四年一月,日軍第一○四師團︵師團長鈴木貞次中將︶︵註五︶由英德

沿粵漢路北進,於一月二十二日午夜竄抵曲江南端之官壩,團即與敵接觸,在敵優勢

砲火下,我據守曲江機場,失而復得者再,戰況之激烈無與倫比,至二十五日敵不斷

增援,但敵始終無法突破我主陣地,是晚復以由樂昌南下之敵已進抵曲江北部,我軍

腹背受敵,乃奉命撤退,由良村經黃坑、百順至南雄。二十九日敵至南雄,團奉命據

守南雄機場,復與之激戰一晝夜,三十日晚間奉命向江西信豐方向轉進。︵作戰日數

計九日夜︶

 

  張澤琛將軍回憶當時情形,有以下的描述:﹁這次曲江城防之戰,事後根據各方

情報,證實從南方而來之敵,是一個快速聯隊︵第一○四師團一個聯隊︶,由北方而

來之敵是主力,約為一個加強師團︵第四十師團主力︶,由於該快速聯隊貪功,以為

我軍戰力脆弱,一擊便可以佔領曲江,則其功可大了。誰知我們與他巷戰而不退,他

兵力又不夠強大,遭我們抵抗不能前進。﹂︵註六︶

 

  張澤琛將軍於曲江之役指揮若定,圓滿達成任務,隨後即調升潮汕地區第一八六

師師長,而第十二集團軍教導團則改配第一八七師,賡續於南雄、大庚間行遲滯作戰

,消耗日軍之戰力。︵註七︶、︵註八︶

 

  余將軍尊翁逸民先生得悉乃子率部於曲江英勇奮戰,力拒強敵,特賦詩四首以勉

之:︵註九︶

 

  其 一

龍泉初試氣如虹,到此方知教導功。積雪踏開天未白,斷橋飛渡火猶紅。

馳驅兩岸重圍裏,爭奪孤城寸土中。莫謂嶺南無健將,一身是膽幾人同。

  其 二

子弟何須有八千,揮戈爭著祖生鞭。饑餐冰雪情彌熱,渴飲仇讎血欲鮮。

破敵佇看三鼓後,從戎回憶十年前。牛刀小試聊相慰,壁上諸侯望眼穿。

  其 三

舉國紛紛話揭竿,匈奴未滅敢偷安。兵知善將軍心壯,犢怕初生敵膽寒。

賊寇天亡歸路絕,英雄時至戰場寬。任渠落盡千斤鐵,也作飛花一樣看。

  其 四

重重巨炮雪中橫,四面峰巒霹靂聲。背水旌旗韓信陣,喧天金鼓亞夫營。

衝鋒烈彈連身擲,據險奇兵浴血爭。奏凱何須千里外,家鄉也有受降城。

 

二、龍門剿匪

 

  民國三十四年二月中旬,日軍於粵漢鐵路已進抵坪石、郴縣,於東翼亦取得贛縣

、遂川,我第三、第七、第九戰區按預定計畫,廣領地域,行持久戰,並確保根據地

,續行攻擊日軍交通線。︵註一○︶此時日軍已達攻勢端末極限,加以我空軍第一、

第三、第五大隊密集出動襲擊日軍營房、倉庫、及水陸交通要點,二月二十五至二十

七日空軍出動十八批次,三月七至九日出動二十九批次,日軍受創甚重,至三月下旬

逐漸後撤。︵註一一︶日軍後撤迅速,國軍部隊則藉機集結整補並調整防務,致使粵

中、贛南多處有一段時間成為﹁三不管﹂地帶,盜匪猖獗,與民為患。余將軍奉命率

教導團剿匪安民,下文﹁龍門紀念亭序﹂即係記述此一經過,該序文係余將軍親撰:

︵註一二︶

 

龍門紀念亭序

  民國三十四年春日,伯泉奉命督率教導團,赴新豐龍門等處剿匪,沿途接戰,朝

夕不停。在龍門時,更為激烈。一日,匪等漫山遍野而來,用傳聲機大呼繳械投降,

各部隊乃分據陣地,抵拒劇鬥經日,將其擊潰,並擒獲著匪多名,匪等乃紛紛向四處

鄉村藏匿。薄暮停戰,在團部商議,將於翌晨,向各匪鄉攻擊。是夜,各部隊刻刻戒

備,刁斗森嚴,伯泉亦感困乏,乃和衣就寢,忽見一人步入帳中,審視之,乃先祖母

也。因呼曰:﹃阿麻﹄︵粵語孫輩稱呼祖母之謂︶。先祖母以手撫其背曰;﹃泉仔你

辦得好,甚為爭氣,你亦有妻有子矣,而今可回家團聚矣,但不可殺人。﹄遂含笑而

別。醒後始知是夢,然亦未知是何意義,天曉時,有一老者來見,謂膝下一子,不幸

好與賊匪為伍,屢戒不悛,昨日在戰地被擒,罪且容誅,但寒門衰薄,數代單傳,只

賸此塊肉,苟蒙免其死罪,使祖宗香燈,不致斷絕,則萬世沾恩。將軍上有高堂,下

有妻子,將來必定福壽無疆,言罷涕泗滂沱,不久又有各鄉村父老請見,謂彼等之不

肖子姪,犯上作亂,襲擊國軍,除傷亡外,被俘獲多名,其餘則散匿鄉間,此輩暴民

,實國法所難容。但念彼等向無教育,且皆為各鄉青年,若不教而誅,殊堪太息,若

蒙憐憫,網開一面,當縛送軍前請罪,並以身家性命擔保彼輩改過自新,嗣後永遠不

再觸犯刑章云云。特傳令將所俘獲匪徒,與各父老相見,果被一一認出,因憶夢中先

祖母訓言,遂盡釋之。並將逃匿各鄉村者,亦一概赦免,俾其改過自新,因是歡聲雷

動,莫不感激涕零。同時又飭各部隊協助縣府,及各社團,維持治安,推行新政,及

力助鄉間農民,灌田修路,增加生產,轉瞬間,化地獄為天堂。所有地方煙賭及其他

惡劣行為,暨鄰里敗類,莫不煙銷雲散,各處草木園林,皆無須派人守衛,各住宅雖

門戶洞開,亦無人敢擅自闖進,軍人與鄉士,互相往來,熙熙攘攘,不須戒備。於是

縣中民眾,歌功頌德,聯合各機關各社團,作勞軍之舉,委派代表,用金豬旨酒,分

贈各士兵,又有瑞獅數頭、梨園一部助興。所有團部各軍官,及政學工農商教各團體

代表數百人,濟濟一堂,舉杯互祝。又由各團體四十八代表,將慰勞扁額,簽名蓋章

奉獻。至於席上各界,及外國人士,簽名記念者,更不可勝數。此等紀念品,尚留存

家中。而各報章,更力為宣傳,因此各鄉村民眾,扶老攜幼,到龍門縣城趁熱鬧者,

絡繹於途,朝夕不絕,令人忘卻各地方猶在抗戰中也。一老者喟然嘆曰:龍門縣六十

年來,未曾見此盛舉,不圖今日尚有太古遺風也。各團體及地方民眾,又集議建一亭

,名之曰子龍亭,以為紀念。伯泉時已奉命,馳援河源,截擊倭寇,因於臨別時獻議

,謂本人職微德薄,實無以慰謝各地方人士,請將此亭,改名幄奇亭,以紀念長官云。

 

  余將軍尊翁逸民先生亦撰︽龍門紀念亭詩︾八章,勛勉乃子,爰錄其中二首如次

:︵註一三︶

 

  其 六

砲聲衝破萬重雲,百戰河山尚糾紛。膽是一身真絕代,髯非滿頰也超群。

虛生亂世難為父,獨挽狂瀾幸有君。風俗澆漓須再造,旌旗惟望往來勤。

  其 八

幾番高唱凱歌回,此日登臨亦快哉。汲黯居官惟臥治,岳侯破賊是飛來。

桑麻遍野情堪慰,鋒鏑餘生志未灰。翹首當年征戰地,將星猶照越王臺。

 

三、河源戰鬥及受降

 

  民國三十四年五月間,日本將其中國派遣軍所屬第五航空軍之主力部隊逐次抽調

返日.準備其本土決戰。︵註一四︶華南地區日軍喪失空優,其地面部隊多取守勢,

僅能於局部地區以小兵力作有限目標之攻擊行動。教導團於五月上旬奉第十二集團軍

之命由駐地龍門縣東進,牽制河源以東日軍,以阻止其北進與江西贛州之敵會師,遂

有河源之戰。余伯泉將軍於其﹁軍官戰歷調查表﹂之記述為:︵註一五︶

 

任務

  阻止敵軍北進與江西贛州之敵會師,並掩護我軍在粵贛邊境從容佈防。

鄰接友軍番號

  河源縣保安團及獨立第九旅。

重要戰鬥經過與戰果

 

  民國三十四年五月十一日團奉命由龍門縣出發,適值雨季,河水暴漲,十二日抵

河源縣屬之迴龍,渡過小江,主力由龍︵川︶河︵源︶公路向南挺進,團之第三營由

迴龍乘船在河源城登岸,進出河源城南之朱門亭、雙頭之線。十三日團主力已進至河

源北岸,隨即渡河,與日軍步兵第一六一聯隊激戰於朱門亭、雙頭、河源城一帶,十

四日奉命撤出河源城,在南湖亙天香堡之線及南湖以北雙江圩燈塔一帶,行持久抵抗

,與敵激戰數晝夜,爾後對峙至五月二十九日,敵北竄和平縣,團奉命潛留敵後,待

機出擊。是役日軍步兵第一六一聯隊長清水圓大佐曾於戰後向我贈言,謂我團軍紀嚴

明,戰力堅強。該讚詞尚留於本室︵計畫參謀次長室︶。

 

  余將軍尊翁逸民先生得悉上情,有感而發,作詩兩首:︵註一六︶

 

  民國三十四年夏子龍又率領教導團於東江河源縣力戰進犯之敵軍有感兩首:

 

  其 一

血戰佗城不計年,又來江上拒苻堅。短兵陷陣人如草,急潦為災水及肩。

竹筏乘風爭屋背,彈花隨雨落軍前。三營疲卒當強寇,獨挽狂瀾廿四天。

  其 二

虎奪龍爭鬥正殷,吹來紅雨血紛紛。如雷鋼砲穿城過,終日機槍隔水聞。

文叔合稱銅馬帝,金人皆識岳家軍。朱門亭外多衰草,薄暮饑鷹瞰敵墳。

 

  日本天皇於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四日二十三時發布了投降詔書,次日中午進行廣

播。九月二日上午十時三十分在日本東京灣﹁密蘇里﹂號戰鬥艦上舉行日本向盟國︵

包含中國戰區︶投降的簽字儀式。九月九日上午十時,日本﹁中國派遣軍﹂司令官岡

村寧次大將在南京向我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呈遞降書。潮汕地區的日軍第一○四師

團之一部約四四六○人,於九月二十八日在汕頭市由原日軍第二十三軍司令官田中久

一中將代表,向我第七戰區司令長官余漢謀將軍投降,︵註一七︶受降官為第十二集

團軍副總司令徐景唐中將。十月八日,第十二集團軍教導團奉第三戰區命令,接收廣

東省博羅縣日軍第一○四師團第一六一步兵聯隊聯隊部及地區內日軍人員與裝備,惟

其軍旗業已﹁奉燒﹂,︵註一八︶教導團於戰利品中僅保留日軍連隊用之﹁膏藥旗﹂

乙面作為紀念,旗上由副團長黃猛書寫:﹁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九月二日中國戰區

受降,民國三十四年十月八日,團奉命接收博羅縣日軍一○四師團一六一聯隊部,戰

勝紀念。黃猛題﹂字樣。此旗現由臺北市大安區某藝品店珍藏,日軍一六一聯隊長清

水圓大佐之名,亦可由日軍戰鬥序列中對照查出。︵註一九︶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

五年一月,國民政府實施﹁復員整軍方案﹂,第十二集團軍所屬各軍改編為整編師,

集團軍總部及直屬部隊亦辦理編遣。︵註二○︶余團長本因功已調升某師副師長,堅

辭不就,揖讓他人,蓋抗戰終獲勝利,己志得伸,呈准解甲,︵註二一︶返回香港奉

養雙親並與妻兒團聚。不數月,余將軍又奉何應欽上將之召,至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

謀團中國代表團任職。︵詳本書第六章︶

 

四、任第二八五師、一五三師師長

 

  民國三十七年十二月一日,余將軍由國防部部長辦公室副主任奉調陸軍第六十七

軍︵軍長劉廉一︶二八五師師長,該軍隸屬第二編練司令部,駐江西上饒周邊地區,

轄三個師(218D、219D、285D),加緊徵兵與訓練,以應時局之需。

 

  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總統蔣公宣布引退,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二月五日中央政府遷廣州,徘徊和戰之間,舉棋不定,影響所及,民心浮動,軍心渙

散。四月二十日共軍渡過長江全面發起攻擊,江防瓦解,四月二十三日國軍撤離南京

,五月中旬國軍主動放棄武漢、九江,再撤守南昌。八月一日程潛、陳明仁於長沙通

電投共,全般情勢益趨不利。

 

  在共軍渡江國軍南撤之際,第六十七軍併編入第十軍,仍由劉廉一任軍長,部隊

補實、縮編,僅保留三個師:十八師︵尹俊︶、七十五師︵蕭圭田︶、二一九師︵何

世統︶及二個獨立團。二八五師當時組訓半年已初具成效,惟奉令解編,各營連分割

併編入前述各師,余將軍為免除劉軍長人事處理困難,遂主動請調。︵註二二︶

 

  余漢謀上將當時已由陸軍總司令調任廣州綏靖公署主任,得悉上情,即於六月一

日發表余將軍任綏署少將高參。余將軍到職後,七月十六日即奉派擔任第六十二軍︵

軍長張光瓊︶第一五三師師長,原師長李宏達調升副軍長。該師係三十八年春成立,

駐湛江赤坎,負責雷州半島北部之防守。︵註二三︶湛江市所轄西營區與赤坎區相距

十公里,湛江市政府在西營區,六十二軍軍部駐西營港口,西營區之西北有民用機場

一處。附圖一:湛江市在華南及雷州半島形勢圖,附圖二:湛江市行政分區圖。

 

  共軍渡江數月間,華中情勢業已逆轉,國民政府亦遷至廣州,國防部鑒於事態嚴

重,為鞏固華南防務,令廣州綏靖公署改編為華南軍政長官公署,由原綏署主任余漢

謀上將主持,統一指揮華南軍政。余長官九月一日就任,所屬主要作戰部隊計第四兵

團︵沈發藻︶轄二十三、七十軍,第二十一兵團︵劉安祺︶轄三十二軍、五十軍,另

有第三十九、六十二、六十三、一○九等四個軍。︵註二四︶

 

五、湛江平亂

 

  民國三十八年十月十二日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往重慶,十月十三日華南軍政長官公

署指揮所離穗,移駐湛江轉往海南島海口市,︵註二五︶此時第六十二軍軍長張光瓊

突潛逃香港,余長官即命副軍長張一中代理軍長。

 

  十月十五日,六十二軍直屬部隊秘密勾結土共兩廣縱隊發起叛變,意圖奪佔湛江

市及西營海港,其叛變部隊包括軍警衛營、工兵營、砲兵營、通信營及輸送團︵該團

平時已武裝,實係一步兵團︶,加上策應之土共,總兵力約一個師。當時軍司令部在

西營,一五三師在赤坎;一五一師羅懋勳部分駐徐聞、遂溪、湖光岩等地,一部由副

師長陶相甫率領,清剿海康附近土共。︵註二六︶

 

  先是,六十二軍砲兵營營長丘德明,於十月十五日晨在西營軍司令部突起叛變,

脅迫不從而擊斃代理軍長張一中,率軍直屬部隊附匪,盤據西營,搶掠物資,接應土

共入市。當日華南軍政長官公署余長官乘宜蘭輪,廣東省主席薛岳乘天山輪,同時抵

達湛江港,遭叛軍火炮射擊不能登陸,情勢岌岌可危,而岸上情況不明。余伯泉將軍

連絡一五一師師長羅懋勳將軍見面會商後,以情況嚴重又與軍部失去連絡,決定當晚

全面封鎖西營週邊要點,隔斷赤坎、西營鐵公路交通,穩住局勢,調集部隊,次日晨

協力圍剿,平亂指揮所設於海頭市。十月十六日晨一五三師為主力在北,一五一師警

衛營二個連、步兵一個連及一個山砲連在南,合圍西營,解決叛軍,並擊潰已奪佔湛

江機場之土共兩廣縱隊千餘人,激戰數日,大局終告穩定。華南軍政長官公署指揮所

登岸於湛江開設後,余長官以余伯泉、羅懋勳兩位師長主動敉平大難,居功厥偉,電

呈國防部,奉核各頒四等雲麾勳章乙座,不數日,勳章由空軍派專機空投送達,一時

傳為佳話。︵註二七︶、︵註二八︶、︵註二九︶

 

六、掩護大軍轉進

 

  戡亂逆轉時,人心惶惶。湛江之亂平定,雷州半島得以固守,民心士氣,社會秩

序尚能維持。廣州棄守之後,華南軍政長官公署指揮所由海路移駐湛江,十一月三日

再移駐海南島海口市,所屬部隊則由陸路向西轉進,第四兵團︵沈發藻︶所屬第二十

三軍︵劉仲荻︶、第七十軍︵唐化南︶及第六十三軍︵劉棟材︶,由鬱南、羅定、信

宜、化縣,在六十二軍掩護下進入廉江地區,續於十二月十八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間

,分由海安等港經海南島撤退來臺。︵註三○︶、︵註三一︶、︵註三二︶

 

  第二十一兵團︵劉安祺︶司令部及第五十軍︵胡家驥︶,轄第三十六師︵胡翼烜

︶、第一○七師︵麥勁東︶、第二七○師︵唐德︶及第二六六師七九八團,自三十八

年六月青島撤退,抵基隆外海未下船,即奉命開赴海南島及雷州半島,到達目的地後

,行止方定,即又奉命調赴廣州地區參戰,以掩護政府撤渝。十月中旬再奉華南軍政

長官公署之命撤離廣州,仍回海南島,此時第三十九軍︵程鵬,僅轄一四七師︶亦納

入戰鬥序列。第二十一兵團轉進路線為從化、新會︵江門︶、臺山再沿海岸公路西進

,十月二十日抵陽江週邊地區,即部署扇形陣地遂行防禦,殲敵甚眾。因陽江海岸均

為淺灘,接駁不易,由海上接運船隻僅有海軍﹁中基﹂號登陸艦︵艦號二○六︶及商

船﹁東華﹂輪,撤出之官兵約三千人左右,兵團司令劉安祺、作戰處長張國英與少數

幕僚僅以身免。︵註三三︶、︵註三四︶、︵註三五︶

 

  國防部史編局出版的︽戡亂戰史︾第十二冊︽華南地區作戰︾,對陽江附近之戰

鬥有以下的記述:﹁第二十一兵團於︵三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夜,雖曾使用所有預

備隊,終因立足不穩,陣勢未固,態勢無法扭轉,戰至二十六日夜,全線陷於混戰,

兵團仍極力佔領九羌之灘頭陣地,掩護脫離戰場。二十七日午,匪再舉全力,向我猛

撲,至此陸上已無有組織之戰鬥矣。兵團雖勉力逐次分向海陵島轉移,無奈事先準備

不週,海輪及駁船不敷使用,竟使轉戰千里,歷經苦戰之師,未能全身而退,蒙受嚴

重損失,殊堪惋惜。所遺第三十九軍殘部,向匪後挺進之第二七○師八○八團︵黃毓

峻︶,在白沙墟以南被圍之第一○七師主力與第三十六師一部,均能永矢忠貞,各自

奮力向西突圍,分別經電白到達雷州半島之湛江及徐聞,再經由海運至海南島榆林歸

建,又屬不幸中之大幸矣!﹂︵註三六︶

 

  第六十二軍於湛江平亂後,余長官升副軍長李宏達為軍長,羅懋勳將軍較資深,

升副軍長仍兼一五一師師長。當時軍部及直屬單位已蕩然無存,李軍長原係一五三師

師長,乃抽調一五三師幹部及部隊,重新編成軍直屬部隊,因此全師戰力大減,余將

軍頗感為難,三十九年二月十六日,該師掩護大軍轉進之任務業已完成,余將軍向余

長官報告,奉准交卸師長職務,並著由副師長李鑄靈將軍代理,李將軍表示決共進退

,余將軍對他說:﹁如果你又走,對幄公︵余長官號幄奇︶不義,目前你必須留此,

我相信你定能履險如夷,濟危扶傾,盡其在你。﹂李將軍遂承乏師長職務。︵註三七

︶、︵註三八︶、︵註三九︶一五三師嗣後移駐海南島,於六十二軍指揮下全程參加

海南保衛戰。︵註四○︶

 

  民國三十九年四月十九日至二十日,李鑄靈師長率一五三師於澄邁東北截擊登陸

之共軍四野第一二七師主力,自北而南由白蓮向美亭攻擊︵美亭制高點鳳美嶺,亦稱

風門嶺,即一○五高地︶,經慘烈戰鬥卒能殲敵大部,並與友軍第一五一師會師,達

成掩護大軍於海口轉進之任務。︵註四一︶。惜後援不繼而共軍兵力增長迅速,功敗

垂成。是役,友軍一五一師被擊潰,少數官兵突圍,而師長羅懋勳將軍︵字伯雄,廣

東高要人,軍校四期,陸大將乙班三期︶負傷被執壯烈殉國;︵註四二︶一五三師僅

有一部突圍成功撤退來臺。

 

  據共軍資料,認為﹁風門嶺戰役﹂係其渡江以來最艱苦之一戰。︵註四三︶、︵

註四四︶、︵註四五︶︽四野最後一戰︾乙書對此戰役著墨頗多,惟共軍認為其對手

一五三師師長為余伯泉將軍,顯係情報不確。︵註四六︶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於

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出版之︽薛岳將軍與國民革命︾乙書中,由陳壽恆編著之第十八

章﹁主持粵政、防衛海南﹂六○○頁謂﹁余漢謀、白崇禧兩人的軍隊,均在雷州、廉

州叛變為共匪。﹂又於六○一頁﹁附圖三十四:海南防衛要圖﹂中之文字說明有﹁白

崇禧全部投匪﹂、﹁余伯泉一師投匪﹂︵註四七︶顯然並非事實,因白崇禧、余漢謀

二上將來臺後均被聘為總統府戰略顧問,並晉升至一級上將。寫歷史︵戰史︶如僅憑

一人之口述筆錄來撰寫,而不考據查證史料與檔案,豈是史家應有之態度與作為?事

隔多年,理應釐清,以免以訛傳訛。

 

 

註 釋

 

註 一:︽抗日戰史││湘粵贛邊區之作戰︾,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民國五十五

年五月初版,民國七十年六月再版,插圖第一,插表第二,頁五│六。

註 二:同註一,頁三。

註 三:張澤深,︿曲江城防戰之回憶﹀,︽廣東文獻︾第五卷四期,民國六十五年

三月一日,頁九四。

註 四:參考余伯泉將軍﹁軍官戰歷調查表﹂︵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填報,為兵籍表之

附件︶。

註 五:﹁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第︵四十三︶冊,︽大事年表與軍語︾,附日本

陸軍師團長在職推移表,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民國八十年五月,頁七○二。

註 六:同註三,頁九八。

註 七:同註一,插圖第八│第七戰區曲江附近戰鬥經過要圖︵民國三十四年一月二

十三日至二十七日︶。

註 八:同註一,插圖第十三│第七戰區南雄附近戰鬥經過要圖︵民國三十四年二月

二日至三日︶。

註 九:余芸,︽逸翁詩稿︾,頁一二│一三。

註一○:同註一,頁三七。

註一一:同註一,頁三八│三九。

註一二:余芸,︽逸翁詩稿︾,頁二○│二二。

註一三:余芸,︽逸翁詩稿︾,頁二三│二四。

註一四:同註五,頁五一三。

註一五:同註四,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填報。

註一六:余芸,︽逸翁詩稿︾,頁一五。

註一七:王輔,︽日軍侵華戰爭︵第四冊︶︾,遼寧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十二月

,頁二八○○、二八○一、二八一三。

註一八:同註一七,頁二八一六。

註一九:李惠、李昌華、岳思平編︽侵華日軍序列沿革︾,解放軍出版社,一九八七

年十月,頁二○七。

註二○:黃仲文編纂,︽民國余上將漢謀先生年譜︾,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九

年九月,頁八四。

註二一:李鑄靈,︿余上將子龍事略﹀,︽廣東文獻︾十五卷第四期,民國七十四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頁一四四。李鑄靈將軍與余伯泉將軍相交數十年,籍貫廣東從化,

軍校十期、陸大正二十期結業,當時在第十二集團軍直屬部隊服務。

註二二:戚厚杰、劉順發、王楠編著,︽國民革命軍沿革實錄︾,河北人民出版社,

二○○一年一月,頁八○四│八○五。

註二三:同註二一,李鑄靈將軍隨後調升第一五三師副師長。

註二四:︽戡亂戰史第十二冊│華南地區作

戰︾,國防部史編局,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插表第

六,華南地區作戰國軍指揮系統表︵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一日︶。

註二五:同註二○,頁九六│九七。

註二六:杜韜,︿紀念羅懋勳將軍殉國三十四週年︵下︶﹀,︽廣東文獻︾第十五卷

第二期,頁四九。

註二七:同註二一,頁一四五。李鑄靈將軍時任一五三師少將副師長。

註二八:參見余伯泉將軍兵籍資料附件﹁軍官戰歷調查表﹂。

註二九:同註二六,頁四八│四九。

註三○:同註二四,頁一一八│一二六。

註三一:同註二四,插圖三十五之﹁雲霧山區作戰經過及匪我態勢要圖﹂︵民國三

十八年十月二十三日至十一月七日︶。

註三二:同註二四,插圖三十六﹁欽廉地區及雷州半島作戰經過概要圖﹂︵民國三十

八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二日︶。

註三三:同註二四,頁一一五│一一八。

註三四:︽劉安祺先生訪問紀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八十年六月,頁

一四○│一四二。

註三五:同註三四,頁三八○│三八四,常持琇先生口述歷史。

註三六:同註二四,頁一一八。

註三七:李鑄靈,同註二一,頁一四五。

註三八:李鑄靈將軍文內所稱﹁余長官﹂,為華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余漢謀上將,當

時負責統一指揮華南地區軍政事宜。

註三九:參見余伯泉將軍兵籍資料│經歷表。

註四○:︽戡亂戰史第十四冊│東南沿海地區作戰│海南特區作戰︾,國防部史編局

,民國七十一年五月三十一日,插表第二十六,海南特區作戰國軍指揮系統表︵民國

三十九年三月一日︶,第一五三師師長為李鑄靈將軍。

註四一:杜韜,︿紀念羅懋勳將軍殉國三十四週年︵上︶﹀,︽廣東文獻︾第十五卷

一期,頁一三三。

註四二:同註二六,頁五○。

註四三:︽中國軍隊實戰實錄︵第四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三年十

一月,頁一○四│一○五。

註四四:︽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

一月二刷,頁三六○│三六一。

註四五:楊迪︽創造渡海作戰的奇蹟︾,北京,解放軍出版社,二○○○年五月,頁

二○四│二一二。

註四六:方天等著,︽四野最後一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五年九月,

頁三八一│三八七。

註四七:陳壽恆、蔣榮森等編著,︽薛岳將軍與國民革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出版,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頁六○○│六○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