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兵學思想淵源初探

 

一、兵學研究之開端

 

  民國五十四年九月,余將軍於陸參大研究班第五期講授「野戰軍戰略之研究」課程時,曾告知該班學員,謂自民國三十二年起從事本問題之研究。 ( 註一 ) 按民國三十二年即余將軍於陸大特五期結業之直後 ( 請參閱本書第四章 ) 。此一時期,余將軍研究兵學之內容當以陸軍戰術為主,手邊的主要參考資料有日軍《 戰鬥綱要 》 、《 新戰鬥綱要詳解 》 、《 作戰要務令 》 等之中譯本,及陸大相關課程講義,研究有心得即納入筆記,此為余將軍兵學研究之開端。抗戰後期領兵禦寇,戎馬倥傯之際,概能適時將兵學理論應用於實際作戰狀況之處置,漸次超越紙上談兵之境界。此等筆記嗣後經整理,即為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出版之《 戰術詳記 》  ( 請參閱本書第十章第五節暨第十四章第七節 ) 。

 

二、港寓精研拿翁戰史

 

  據余將軍哲嗣國藩先生追憶:

 

  「民國三十九年二、三月間,父親自湛江返回香港,雖然因功得了勳章,但基於客觀環境變遷甚鉅,向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余長官報告,請准長假,離開了軍職,神情上顯得有些沮喪,母親和我實在不知怎樣去安慰他。有一日,祖父提起,認為父親不過四十出頭,既然已具有英國皇家大律師的資格,不妨前去英倫進修一、二年,多接觸些實務,並瞭解近十年來英國法律的變化,再返港執業律師。沒想到,父親當面就拒絕了。」

 

  「從那時起,父親每天就關在書房裡,從早上九、十點到下午四、五點,茶、煙不斷,以前從英國帶回來的洋裝書鋪滿桌上,埋頭寫筆記,母親有時在一側幫忙繪圖。我曾問:『父親,你在做什麼?』』父親答稱:『小孩子不懂,這是我的最愛!』母親解釋說,父親是在研究他最感興趣也是最喜愛的拿破崙戰史。父親那時寫的筆記本,累計起來有一百多本,連同那些書,裝滿了三個大紙箱。」 ( 註二 ) 

 

  由國藩先生所述,我們可以想見,余將軍在滯留香港那一段時間裡,對拿破崙戰史曾經做了一番澈底的研究和整理。

 

三、兵學理論建立之歷程

 

  吾人由余將軍之各種兵學著作,依完成時間之先後順序排列,可彙整出余將軍兵學理論建立之歷程;而就各兵學著作之內涵觀察,可得知其相互間之關聯性與連續性。茲依各主要兵學著作之完成之時間,列述如次。

 

  (一)《 戰爭原則之應用與戰史 》 :完成於民國四十一年十二月,其內涵為

  1. 戰爭原則介紹。

  2. 戰爭原則與戰史例證之歸納。

   ( 請參閱本書第七章第四節 ) 

 

  (二)《 戰術詳記 》 :完成於民國五十四年一月,其內涵為戰術諸原則及理論之整理與建立。 ( 請參閱本書第十章第五節 ) 

 

  (三)《 野戰軍戰略之研究 》 :完成於民國五十四年九月,其內涵為野戰戰略諸原則及理論之整理與建立。 ( 請參閱本書第十章第四節 ) 

 

  (四)《 野戰戰略 (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問題一至問題十八 )  》 :完成於民國五十七年七月,其內涵為野戰戰略理論之建立與應用。 ( 請參閱本書第十三章第三節 ) 

 

  (五)《 陸軍戰術之研究 》 :完成於民國六十年七月,其內涵為野戰戰略與戰術兩者理論之結合。 ( 請參閱本書第十一章第十節 ) 

 

  (六)《 野戰戰略 ( 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問題一至問題七四 )  》 :完成於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其內涵為野戰戰略理論之建立與應用。 ( 請參閱本書第十三章第三節 ) 

 

  余伯泉將軍兵學理論之內涵及運用狀況請參閱附表一。

 

四、野戰戰略思維理則溯源

 

  筆者於本書第十三章第五節〈野戰戰略入門之鑰〉中,業已有所陳述,認為「野戰戰略思維理則」的第一個步驟「評戰略態勢」就是「戰略狀況判斷」;而這一個步驟,也是「野戰戰略思維理則」中最重要與關鍵性的步驟。是什麼原因,使得余將軍在發展野戰戰略課程教學程序時,捨棄了源自美軍,而國軍軍事學校與各級部隊沿用已久的指揮與參謀作業程序中之核心步驟--「狀況判斷」;進而在「野戰戰略思維理則」中,採用「評戰略態勢」這一步驟,取代了美軍的「狀況判斷」?茲據相關資料,析論如次。

 

(一) 美陸參大受訓發現問題

 

  余將軍於民國四十年九月至翌年七月在美國堪薩斯州李文渥斯堡(Fort Leavenworth)陸軍指揮參謀大學(USACGSC)正規班一九五一-五二年班受訓,以余將軍具有英國皇家軍校、皇家砲校、我國陸大等軍事學的優良基礎,且無語文障礙,接受美軍這十一個月完整的指參教育,自必有較一般學員更多更深入的心得。

 

  余將軍受訓返國就任國防大學教育長不久,曾對全校教職學官作專題演講,題目為「對美軍事觀察」。演講子題有六 ( 請參閱本書第七章第二節 ) ,第項子題為:「對美軍有待研究之點」,區分五款,第二款指出他在美軍「狀況判斷」格式中發現的問題,全文如左。 ( 註三 ) 

 

  對於數個作戰方案之比較所用之因素有四:

 

  1.地形

  2.我軍部署狀況

  3.敵軍部署狀況

  4.敵軍可能行動各案

  值得研究之點:

  1.為何祇此四種?時間能否算一種?

  2.為何每種估計給予等值,過去作戰之成功,有以地形為主而下決心者,有以敵情為主而下決心者,有以任務或我軍狀況為主而下決心者。

 

  3.縱使每種給予等值估計是適當的,為何偏重於敵情 ( 敵情佔因素四分之二 ) ,吾人研究戰術是否不應該居被動之想法?偏重敵情是否會養成被動之習慣?

 

  以上所述,具體可考,這也就是余將軍發展「野戰戰略思維理則」採用「評戰略態勢」這一步驟,以取代美軍指參作業程序中「狀況判斷」的源起。我們可以想見,余將軍以其軍事學的優良基礎,加上深厚的法學推理辨析能力,於美陸參大正規班受訓,發現了美軍沿用數十年,公認是「合理」的思維程序--「狀況判斷」,其實是個「有問題」的思維程序。那麼在研究「戰術狀況」或「戰略狀況」時,究竟要怎樣去擬訂一個「至當」的行動方案?要怎樣下一個「至當」的決心呢?在這些問題沒有獲得解決前,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決不能依賴美軍「狀況判斷」這個有問題的格式。另起爐灶,顯然是有其必要的!因而在野戰戰略教學程序中,出現了「評戰略態勢」這個步驟。至於美軍指揮參謀作業的核心步驟--「狀況判斷」,究竟有何重大缺失,容後詳論。

 

(二)美軍「指揮官狀況判斷」之源起及內涵

 

  依照美軍自己的考據,美國武裝部隊的參謀制度及原理,幾乎完全導源於歐洲。 ( 註四 ) 一九○一年美國陸軍部長魯特(Elihu Root)獲得英國提倡一般參謀訓練制度的威爾金遜(Spenser Wilkinson)提供資料,於堪薩斯州李文渥斯堡成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另於華盛頓特區成立陸軍戰爭大學(Army War College)。 ( 註五 ) 美國海軍則由魯斯(Stephen B. Luce)倡導,一八八四年即於羅德島州新港(Newport,Rhode Island)成立海軍戰爭大學(Naval War College)。 ( 註六 ) 另據美國軍事史專家希特爾在《 近代各國參謀制度發展史 》 一書中的說法:「美國參謀思想的範疇,係基於歐洲的發展,此可由一九○三年美國頒行參謀法規第二節所載『一般參謀之職責』(the list of specific general staff duties)中獲得強有力的證明,該節幾乎全部『抄自』(copied from)一八九五年德國沙倫道夫將軍(General Bronsartvon Schellendorff)所著的《 一般參謀業務 》 (Duties of the General Staff)一書。」 ( 註七 ) 

 

  美國三軍聯合參謀大學一九六五年八月出版之《 聯合參謀軍官手冊 》 中,對美軍「指揮官狀況判斷」之源起有以下的記述: ( 註八 ) 

 

  「指揮官判斷在美國軍事參謀思想中,已有長期的歷史。美西戰爭以後,軍事思想方面發生變化,趨向於擬訂一種推理程序,以產生完善的作戰決心。到一九○九年,陸軍已使用目前形式的指揮官判斷,而在新港的海軍戰爭大學,也發表該種判斷,以供一九一○年班的學生使用。」

 

  一九六五年美軍《 聯合參謀軍官手冊 》 ,於第四章以專章記述「指揮官狀況判斷」(Commander's 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的作為要領。該手冊引美軍「聯合辭典」對指揮官狀況判斷所下的定義為: ( 註九 ) 「係一合理的推理程序,指揮官循此程序考慮一切足以影響軍事狀況的環境,並獲致為完成其使命所應採取行動方案的決心。」本章「附表三」為美軍聯參層級或聯合部隊 ( 含統一部隊、特設部隊與聯合特遣部隊 ) 使用之「指揮官狀況判斷」之格式。 ( 註一○ ) 對照一九六五年版與一九九一年版的美軍《 聯合參謀軍官手冊 》 ,兩者於「指揮官狀況判斷」格式,不同之處有二: ( 註一一 ) (一)後者於第二段a項「影響可能行動方案的考慮事項」第款「相對戰力」之後增加了第3款「假定事項」(Assumptions),該款之意義及作用與作戰計畫之中「假定事項」概同。(二)前者於第二段a項第2款「友軍」欄原有八項,原第五項「友軍部隊協助」已被刪除,僅餘七項。

 

  附表四「指揮官狀況判斷」之格式,為美國三軍通用,亦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各國聯盟作戰通用之標準格式。日本防衛廳現亦採用相同之格式。 ( 註一二 ) 西德於一九五五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惟至一九六九年止,尚無三軍通用之參謀勤務教範, ( 註一三 ) 德軍對內使用之書面「狀況判斷」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間並不一致。 ( 註一四 ) 民國五十八年二月,德國顧問封‧糾甫英上校(von Dufving)來臺,於三軍聯合大學作專題講演,講題:「德國指揮原則、指揮基礎及一般參謀計畫作業」,其中提到德軍「狀況判斷」的格式為六段式,即使命、我軍狀況、敵軍狀況,地形及天候對敵我雙方之影響,我軍可能行動、決心。講演中提到法軍與俄軍的「狀況判斷」與美式也是大同小異; ( 註一五 ) 而英國人換個名詞,叫做Appreciation of the Situation,內容還是一樣。 ( 註一六 ) 共軍稱「狀況判斷」為「情況判斷」,其內容與美式「狀況判斷」差異性不大。

 

  我國派遣軍官至美國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受訓,第一批是在一九三五年,為朱世明、何世禮;一九三六年為郗恩綏、王丕承;一九三七年為溫鳴劍、李元凱;一九三八年為侯 騰、杜建時。抗戰開始後,一九四二-一九四三年間,我國派遣空軍軍官賴名湯、雷炎均、萬承烈等三員前往受訓 ( 此時美國空軍名為「陸軍航空隊」,尚非獨立軍種 ) 。抗戰勝利後,受訓員額增多;將級軍官至美陸參大正規班受訓者,余伯泉將軍與吳文芝將軍為第一批 ( 正規班一九五一-五二年班 ) 。 ( 註一七 ) 美軍戰術思想與準則對國軍逐漸有所影響。

 

  我國引進美軍「指揮官狀況判斷」之格式,據現有資料顯示,最早是在對日抗戰勝利前,美軍於我國開辦「作戰人員研究訓練班」(General StaffSchool),即使用翻譯之美國陸軍典令作為教材。 ( 註一八 ) 

 

  民國四十年五月一日美軍顧問團成立,於國防大學及陸、海、空軍指揮參謀大學等各級軍事學校均派駐有顧問小組,大量引進美軍典範令,並於短期內譯成中文。各學校之指參作業課程自不能例外,陸參大戰術作業若干想定即係翻譯本,且使用歐洲地圖。美軍指參作業「指揮官狀況判斷」為當時各級軍事學校初級班以上之班隊教學重點項目。

 

1.「指揮官狀況判斷」之問題究竟何在?

 

2.「指揮官狀況判斷」之定義及其預期效果

 

  所謂「指揮官狀況判斷」乃是指揮官對所有足以影響完成任務之各種因素,作合理而有系統之研判,藉以決定一能完成任務之最適當而有成功公算之行動方案,從而獲致正確決心之思維過程與方法。此一思維過程,係循演繹法論證程序,由普遍的原則,推論出特殊事實,一般認為其思維程序合理,故據此推論應能得出所謂「至當行動方案」與「至當決心」。然於部隊演訓乃至各校班隊指參作業過程中,往往發現幕僚所擬行動方案多有偏失,罕見有「至當」者;而演習指揮官經狀況判斷後下達的決心亦多欠當。顯然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指揮官狀況判斷」作業述要

 

  「指揮官狀況判斷」格式,為便於研究,僅錄其要目如附表二。第一段「使命」。第二段「狀況與行動方案」,先敘述影響各行動方案之考慮事項,含作戰地區特性、敵軍狀況、我軍狀況及相對戰力之比較;其次列舉敵可能行動與敵可能採取公算較大之行動;再次列舉我軍行動方案。第三段「敵我行動方案之分析」,先刪除對選擇行動方案無重大影響之敵可能行動,再以我軍各行動方案對敵各可能行動單獨逐一對比分析。第四段「我軍行動方案之比較」,比較我軍每一行動方案之優劣,藉以決定一至當之行動方案,以為決心之基礎。第五段係將第四段所選擇之至當行動方案,以明確、完整、合理之敘述,明示指揮官之企圖,即為決心。作戰參謀使用此格式時,第五段稱「結論」,列舉向指揮官建議之行動方案,格式稱為「作戰判斷」。

 

附表二

 

指揮官狀況判斷

 

一、使命:

二、狀況與行動方案:

  影響各行動方案之考慮事項:

   作戰地區特性:

    天候:

    地形:

    其他:

   敵軍狀況:

   我軍狀況:

   相對戰力之比較:

  敵可能行動:

   敵可能行動之列舉:

   敵可能採取公算較大之行動:

  我軍行動方案之列舉:

三、敵我行動方案之分析:

四、我軍行動方案之比較:

五、決心:

 

3.「指揮官狀況判斷」存在問題之剖析

 

  (1) 我軍行動方案列舉

 

  如「至當行動方案」未包含於所列舉之諸行動方案中,雖經分析、比較之程序,必不能獲得「至當行動方案」,自亦不可能獲得「至當決心」。如未加熟慮,依既有模式列舉 ( 例:師攻擊,主攻在左、在中、在右 ) ,則「至當行動方案」未必包含在內,故未必能獲得「至當決心」。可見「我軍行動方案列舉」是決定狀況判斷成敗的關鍵所在。究應如何列舉?是狀況判斷作為程序中,最困難亦是最重要的工作。美軍參謀作業教材,對此僅略作探討,未發現此一步驟的關鍵性與重要性。

 

  (2)敵我行動方案之分析

 

  第三段「分析」,指揮官以我每一行動方案依次與敵每一可能行動對比分析,從作戰準備亙實施階段直至最後目標達成,須深入想像探討敵我雙方行動之變化與優劣點。在此思維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在能夠發現影響我各行動方案之主要因素--即致勝關鍵所在,而主要因素 ( 一項或數項 ) ,通常涵蓋於第二段「影響各行動方案之考慮事項」中。卻不知「敵可能行動」是浮動的,屬於「不確定因素」,並不適合拿來與「我軍行動方案」作對比分析。 ( 註一九 ) 本段作業以我每一行動方案依次與敵每一可能行動作對比分析,要耗費許多寶貴的時間,實質上得不到任何效益。 ( 註二○ ) 就物理學中的力學來說,這是在做「虛功」!余將軍在「對美軍事觀察」講詞中對此只是點到為止,筆者特為引申以闡明之。

 

  (3) 我軍行動方案之比較

 

  本段之目的,在根據前段分析,發現影響我軍每一行動方案之主要因素及優劣點,予以相互比較,藉以決定一至當之行動方案。所謂「至當行動方案」,通常為具有最大利益,而無嚴重缺點,且能最有效運用戰力,以完成其任務之方案。如第二段我軍行動方案列舉時,已將有關因素詳予斟酌,本段作業當亦非必要。

 

4.綜合結論

 

  綜上所述,美軍與國軍採用之「指揮官狀況判斷」格式,其作業疊床架屋,過於繁複,耗時費事,且未能將重點置於判斷之成敗關鍵工作--「我軍行動方案列舉」上。如能適時列舉出「至當行動方案」,經過分析、比較,此一方案既為「至當」,自必脫穎而出,終獲致「至當決心」;如「至當行動方案」未包含於所列舉之諸行動方案中,雖經分析、比較,亦僅能於其中選得一「較佳」之行動方案,而不可能獲得「至當行動方案」,更不可能獲致「至當決心」。是故,如不能掌握我軍行動方案列舉之要領,僅著力於其他次要工作,最後是徒勞無功。

 

(四) 用「評戰略態勢」取代「指揮官狀況判斷」

 

  「指揮官狀況判斷」之內涵已於前節詳述,以其作業程序在思維理則上具有重大缺失,余將軍在發展野戰戰略課程教學程序時,不得不將「指揮官狀況判斷」予以捨棄,改用「評戰略態勢」這一步驟以取代之。民國五十四年九月,余將軍在陸參大研究班第五期,初次講授「野戰軍戰略之研究」課程時,即已採用「評戰略態勢」此一名詞來課題。 ( 註二一 ) 

 

(五)「評戰略態勢」之內涵與特點

 

1.「評戰略態勢」之內涵

 

  由前節析論,吾人得知,冗長繁複之「指揮官狀況判斷」參謀作業程序,實質上,其重點應置於解決「我軍行動方案列舉」這個關鍵問題上。

 

  歸納起來,整個問題的焦點是在:「如何列舉我軍行動方案」,如吾人瞭解問題之性質,妥慎列舉出與此問題有關之因素,又能細密分析各因素,得出「關鍵因素」,再根據「關鍵因素」及其他重要因素,循「創造與運用有理狀況」之思維理則,發展出「至當行動方案」,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此即余將軍初創之「野戰戰略思維理則」。

 

  「評戰略態勢」為「野戰戰略思維理則」的第一個步驟,其作業要領為評析此一「戰略狀況」所顯示之某一特定時空內敵對雙方於兵力 ( 戰力 ) 、兵力位置、重要地形掌握 ( 障礙之限制與利用 ) 、補給線 ( 後勤支援 ) 等主要因素所形成之優劣狀況,其著眼在於能迅速覓得此一戰略狀況之「焦點」--關鍵因素--「影響最大之有利或不利狀況」。第二個步驟為針對此「關鍵因素」,併同其他相關之有利或不利狀況,循「創造與運用有利狀況」之理則,擬訂戰略構想。如所採步驟確能掌握要點,各個因素亦能研析無誤,則此一戰略構想堪稱至當,據以用兵,可達「勝兵先勝」之境地。 ( 請參閱本書第十三章第四、五兩節 ) 

 

2.「評戰略態勢」之特點

 

  余將軍規畫設計之「野戰戰略思維理則」為世界兵學史上一大創見,其精妙之處,在於能化繁為簡,復能執簡馭繁,以精要之步驟,迅速勘破野戰用兵之關鍵問題。「評戰略態勢」為諸精要步驟之核心,具有以下之特點。

 

  (1) 簡單:「評戰略態勢」所評析者,為極少數與問題相關之主要因素,其他次要因素一律剔除。是以作業極為簡單,易懂易學,不似「指揮官狀況判斷」作業繁複又冗長。

 

  (2) 精準:「評戰略態勢」所評析者,既為極少數與問題相關之主要因素,故能心無旁騖,集中精神思考過濾,「關鍵因素」迅即獲致,堪稱精準;據以發展,即是至當或極具勝算之行動方案。

 

  (3) 迅速:「評戰略態勢」作業極為簡單,一旦習得要領,即使狀況再複雜,亦能於十五至二十分鐘之內完成,可謂迅速,與「指揮官狀況判斷」相較,有如天壤之別。

 

  「評戰略態勢」既具上述三項特點,能迅速勘破野戰用兵之關鍵問題,使指揮官得於戰場上瞬息萬變之狀況中,適時下達至當之決心,用以取代「指揮官狀況判斷」,自是勢之所趨。至於余將軍為何不將他發現「指揮官狀況判斷」有重大缺失,因而改採「評戰略態勢」作業程序此一事實,明白公諸於世?其原因究竟何在?筆者不敢妄言,尚請讀者諸君自行評斷。

 

五、兩位前國防部長之評述

 

  為追尋余上將軍事思想的淵源究竟何在?筆者曾走訪兩位前國防部長,訪談紀要彙整如后。

 

國防部俞前部長大維博士 ( 註二二 ) 

 

  國防部總務局前副局長羅學長順德將軍任俞部長侍從參謀多年,聞知筆者有心寫作余伯泉將軍傳記,承他主動推介前往晉謁,時間是在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四日 ( 星期日 ) ,俞部長九秩晉一壽誕後三日。

 

  俞部長維公確是長者風範,羅將軍事先業已稟明來意,筆者拜壽行禮之後,維公絲毫不作客套,侃侃而談:

 

  「我接任國防部長之時,他已是副參謀總長了,我是學數理邏輯的,他原是學法律的,跟他說話很好溝通,我說的話他一聽就懂,交代的事執行到什麼程度一定會回報。他工作的主動性也很強,像八二三砲戰開始後,他主持的聯五,雖然才初創編成,應變計畫就做得很好。當年我提議的幾個大案子如大陳撤運和爭取美軍協防,都是研究過後先向老總統報告,奉准後再交代總長和余副總長他們去執行和協調,這些案子現在看來,應該都算是『正確的戰略決心』吧!」

 

  「那時跟美國人辦交涉很不容易,我雖然不是學戰略的,但是深深明白『曉之以理,誘之以利』的道理,和美國任何軍政要人談話,我都強調中華民國 ( 臺灣 ) 對美國的重要。打韓戰美國人傷亡慘重,是美國全國之痛,我以韓戰為例,跟他們說,美國只要以有限的物資支援我國建立強大的三軍,就足以防制蘇聯及中共東進,減少了許多美國直接參戰的危機。這個論點,美國人大致上是聽得進去的。那一段時間,我們三軍獲得的各種美援裝備極為可觀,特別是空軍,不然,八二三這一關恐怕都過不了。有一年,我們陸軍的部隊編裝和訓練都完成了,我就告訴美國人,他們可以依照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因需要隨時可以要求動用我們陸軍的幾個師。其實他們那時那裡有此需要,說說而已吧!」

 

  「伯泉對戰略理論很下功夫去研究,我自己也看了不少有關的書刊,但是有些所謂『名著』,往往在理論上不能自圓其說,出現了不少矛盾的地方。較好的一本是法國薄富爾的《 戰略緒論 》 ,這本書有關戰略的理論,寫得簡明扼要。其中有用擊劍術比喻戰略行動的一節, ( 註二三 ) 舉例清晰,非常容易瞭解。這本書我看完就送給他了,伯泉不僅是研究戰略的專家,也是擊劍的行家,這本書的戰略理論,對他應該很有啟發性。《 戰略緒論 》 的中譯本沒多久就出來了,是鈕先鍾譯的,他譯得很好,只有一個名詞Economy of Force,他譯作『力量的經濟』,軍事術語應該是『節約兵力』,美軍的戰爭原則中,就有這一項。」

 

  「我離開國防部後,伯泉不時還是到我住處來聊天。有一次我問他一個問題:三軍大學規畫的戰略體系,野戰戰略之下就是戰術,而美國人、德國人乃至俄國人的戰略體系,在戰略與戰術中間,不約而同地,都加了一個『作戰』(Operation)的層級,是什麼原因?他一直沒有答覆我這個問題。我以為,戰略和戰術之間,在時間和空間上,有很多分不清楚的『灰色地帶』,也許加了『作戰』這個層級,就可以把它分清楚了。你如有興趣,不妨研究一下。」

 

  「我有兩個部下是英國劍橋大學畢業,一個是伯泉,一個是唐君鉑。我當兵工署長時,唐君鉑在札佐訓練場,我們做各種兵器彈道測試時,他都能找到最適合的場地來配合。交談後才知道他在彈道學和工程學方面的知識,遠在一般人之上,他又喜歡吸取新知,是可造之材。後來要辦中山科學院,我就向老總統推薦他去籌備,果然沒有看錯人,他辦的成績很好。有一年緯國來報告說,三軍聯大要辦將官班,開始有系統的戰略教育。這樣做能趕上時代,我很贊成,我就告訴伯泉,要他設法保薦宋長志、胡炘、郝柏村、陳衣凡去受訓,他們個性都很沉穩,是優秀的人才。」

 

  部長維公話匣子打開,筆者幾乎插不上嘴,但是有個重要的問題,找個空檔趕緊提出來:「請問維公,有人說余伯泉將軍的『野戰戰略』課程,是維公以前拿給他的西點軍校教材之翻譯本,不知真實性如何?」部長維公答稱:「西點軍校的歷史系最早叫做軍事藝術與工程系(Department of Military Art and Engineering),後來歷史系和工程系才分家。他們出了不少戰史研究的書籍,在我的印象中,內容大多是平舖直敘,簡要說明作戰經過,評論性的章節不多見,他們編印的戰史圖冊倒是精美實用,我現在還保存一本西點軍校編繪,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及太平洋區的戰史圖冊(Atlas of the SecondWorld War : Asia and the Pacific),偶爾用來查考。伯泉的『野戰戰略』向 總統提報時我也在場,他那一套是給大軍指揮官上課的教材,是『邏輯的演繹』,而不僅是戰史的研究。西點軍校的教材那裡夠得上這個水準?你所說的一定是誤傳的吧!」

 

國防部郭前部長寄嶠上將 ( 註二四 ) 

 

  民國七十六年筆者自老長官鄧祖謀將軍處借閱黨史會彙編〈中國國民黨評議委員郭寄嶠上將答黨史委員會錄音訪問憶述初稿〉,後又於坊間購得《 寄盦論叢 》 一冊。遂得知郭前部長生平及事功:郭上將於民國三十九年春任國防部副參謀總長,民國四十年三月至四十六年夏特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並為國防部長,另兼任國防會議秘書長,對國軍來台初期之部隊整編、組訓,各軍事學校之恢復,軍事教育體系之重建等工作均躬親指導,卓著勛績。亟思晉謁,期瞭解余將軍伯泉於此數年間之概況。

 

  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中旬,查到了郭公館的電話號碼和地址,利用休假時間先行連繫,郭前部長在電話中非常客氣,問明來意即同意筆者於次日晨十時造訪。

 

  九月二十日 ( 星期日 ) 天氣晴朗,郭公館在大安區行政中心後面的巷衖裡。準時到達,呈上名片一紙,並先致突兀失禮之歉意。客廳光線較昏暗,郭前部長坐定後,首先請問的是民國四十年初國防大學成立前後的狀況。部長說:

 

  「你這一次的訪問來得太突然,昨天在電話裡不好回絕你,這幾年我眼睛不好,很少見客,有人請我寫字,揮筆也只能寫個中堂,寫小字、看書都不成了,連電視新聞也只能用聽的。」筆者再度致歉,部長接著說:

 

  「來臺後,我做到副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軍事教育體系的建立是當務之急。國防大學是接替陸軍大學的,找侯 騰來籌備,他是陸大畢業的,也進過美國陸參大,觀念比較新,國防部在經費和人事上,儘量支持他。有人建議用余伯泉當教育長,他是劍橋大學、英國皇家軍校出身,和侯 騰配合應該是沒有問題。聯一期的時候余伯泉在大講堂講『戰爭原則戰史例證』,講得簡明扼要,所舉例證也很恰當。我坐在 蔣公的側後方,看他老人家一直點頭,似乎很讚賞。到聯二期就奉到指示要安排高級將領都去聽課,名義叫『選課聽講』。」

 

  「蔣公用人,有他一定的標準,別人不一定懂,儀態、膽識、能力都是必要的,再三考核也是必然的,品德才學兼具的人也需要有引薦才行。據我所知,蔣緯國就替余伯泉說了很多好話。桂率真是黃埔一期第一個當參謀總長的,可惜到職未久,突然病逝。後來決定由彭孟緝代理總長,徐培根先生是保定三期,很資深,只好把他調任國防大學校長。副參謀總長要找黃埔六期以後的人來做,那時美軍顧問團對我們來講很重要,有人提余伯泉, 蔣公對他印象好,簽報上去就圈定了。」

 

  「我沒有和余伯泉深談過,我對他整體的感覺是:『這個人讀了書能夠活用』。有人說他只會讀書,是個書呆子,這種評斷並不正確。來台之初,沈發藻和劉安祺到部裡,談到湛江撤退那一段,他們說,如果不是余伯泉,部隊恐怕難逃一劫,只可惜羅懋勳在海南島犧牲了。你看過我的錄音訪問書稿,一定知道我有很多知識和技能都是看書自修磨鍊得來的,連陸大都沒機會去,幸好早期遇到明師魏益三將軍 ( 陸大正則班第五期 ) 的指點,以後就是靠自修了。光靠書本是不能打仗的,一定得活用才行。有一年,幾位進過『上將班』的來談該班上課情形,我一聽就知道余伯泉是有真才實學的,他所給的狀況,夠得上『從嚴從難』四字,要磨鍊戰略戰術,非這樣不行。」

 

  十六年前,沒有經過什麼周折,就訪問到兩位前任國防部長,對筆者來說,是極大的鼓勵,也是今日能夠成書最主要原因之一。

 

六、西點軍校戰史教材之謎

 

  西點軍校(USMA)輯印之戰史教材素負盛名。筆者為查證「野戰戰略」教材是否為西點軍校戰史教材之翻譯本,多年來廣泛蒐集相關書刊與圖輯,並承高華柱將軍提供具體資料以行比對 ( 高將軍任陸軍官校教育長時,該校與西點軍校舉辦交流活動,曾獲贈多種戰史教材資料 ) 。所得結論,確如俞部長維公所言,西點軍校戰史教材純屬基礎之戰史研究,而「野戰戰略」教材主係磨鍊大軍指揮官,兩者之層次與內容截然不同。

 

西點軍校輯印之《 拿破崙戰史 》 及圖輯

 

  根據西點軍校軍事學叢書(The West Point Military Series)總編輯,退役准將格列斯(Thomas E. Griess, Series Editor)的考據,早在一八二○年,西點軍校(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的學生在軍事史課程中已研究拿破崙戰史。一九三九年軍事藝術與工程系系主任T. Dodson Stamps曾引進相關戰史圖冊,以利教學。一九六三年西點軍校採用艾波西圖准將及依爾丁上校(BG Vincent J. Esposito and Col. John R. Elting)編著之拿破崙戰史(Napoleonic Wars)作為教材。一九七三年改採歷史系教官裝甲兵中校布里特(LTC Albert Sidney Britt, III)編著的拿破崙戰史(The Wars of Napoleon)作為教材;另由克拉斯諾波斯基(Edward J. Krasnoborski)依據前項教材之附圖,增訂編繪「拿破崙戰史圖輯」(Atlas for The Wars of Napoleon),作為補助教材。圖輯於一九八六年由紐澤西州Avery公司出版,公開發行。

 

西點軍校輯印之其他戰史教材

 

  《 拿破崙前名將戰史 》  ( 陸軍官校譯印 ) 

 

  將亞歷山大大帝、漢尼拔、凱撒、菲特烈大帝等所經歷之重要戰役,作重點式之敘述,並各附簡明要圖。

 

  《 美軍西歐作戰 》 (The War in Western Europe)

 

  一九四九年出版,分上、下兩卷。民國四十七年二月國防大學譯印。書中大部分資料由美國陸軍部戰史處供給。本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參與各戰役均有一般性之敘述與評論,書之附錄含給盟軍遠征軍最高統帥的訓令,重要會議與軍事決策等,極具參考價值。本書另引用莫瑞生著《 大西洋的戰爭 》 、艾森豪著《 歐洲十字軍 》 、史蒂蒙生與龐德合著《 平時與戰時的服役 》 、邱吉爾著《 匯聚的風暴 》 、蒙哥馬利著《 從諾曼第到波羅的海 》 、修爾曼著《 在西方的失敗 》 、巴頓著《 我所知道的戰爭 》 、奎因干德著《 作戰勝利 》 等書之內容。

 

  《 美軍對日戰爭 》 (The War With Japan)

 

  一九五○年出版,區分三卷。民國四十七年三月國防大學譯印 ( 陸軍官校亦有譯印本 ) 。書中大部分資料由美國陸軍部戰史處供給,若干資料取材自美國戰略轟炸調查局與海軍情報署所發行之刊物。本書對美軍參與對日軍各戰役均有一般性之敘述與評論,並附詳明之要圖。

 

西點軍校輯印之戰史研究補充教材

 

  西點軍校歷史系於一九七九年在退役准將格列斯(Thomas E. Griess)之指導下,由艾爾吉(John I. Alger)編著《 軍事藝術之定義與準則 》 (Definitions and Doctrine ofthe Military Art)一書,作為學生研究戰史之補充教材。本書摭取美軍準則中重要軍事術語之定義,並加以闡釋;另對戰爭、歷代戰史及所使用之武器作一般性之介紹,使西點軍校學生對戰爭與戰史獲得正確之基本概念,為一本軍事學入門之優良教材。本書於一九八五年由Avery公司出版。

 

附表三

 

美軍「指揮官狀況判斷」格式

 

一、使命

二、狀況與行動方案

  影響各可能行動方案之考慮事項:

   作戰地區特性,包括:

    兵要地理:

     地形

     水文

     天候與氣象

    運輸

    電信

    政治

    經濟

    社會

    科學與工藝技術

   相對戰力

    敵軍:

     兵力

     編組

     位置與部署

     增援部隊

     後勤

     時間與空間因素

     作戰效率    

    友軍:

     兵力

     編組

     位置與部署

     增援部隊

     後勤

     時間與空間因素

     作戰效率

   假定事項

  敵軍可能行動

  我軍行動方案

三、敵我行動方案之分析

四、我軍行動方案之比較

五、決心

 

附記:取材自美軍《聯合參謀軍官手冊》一九六五年版中譯本,附件一附表六;並據一九九一年《美軍聯合參謀作業手冊》附錄F修正。美軍指參作業採用類此格式已逾九十年;而國軍自民國四十年起沿用類此格式,迄今亦已逾五十年。本件原文如附表四。

 

 

附表四

 

Commander's Estimate of the Situation**

 

1. MISSION

2. THE SITUATION AND COURSES OF ACTION

   a. Considerations Affecting the Possible Courses of 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of operations, including:

      (a) Military Geography

          Topography

          Hydrography

          Climate and Weather

      (b) Transportation

      (c) Telecommunications

      (d) Politics

      (e) Ecomonics

      (f) Sociology

      (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ive Combat Power

      (a) Enemy

          Strength

          Composition

          Location and Disposition

          Reinforcements

          Logistics

          Time and Space Factors

          Combat Efficiency

      (b) Friendly

           Strengty

          Composition

          Location and Disposition

          Reinforcements

          Logistics

          Time and Space Factors

          Combat Efficiency

   Assumptions

   b. Enemy Capabilities

   c. Own Courses of Action

3. ANALYSIS OF OPPOSING COURSES OF ACTION

4. COMPARISON OF OWN COURSES OF ACTION

5. DECISION

 

**Appendix F, AFSC Pub1.

  JOINT STAFF OFFICER'S GUIDE(1991)

  Adapted from Joint Pub. 5-02.1

 

 

註 釋

 

註 一:邱中岳,〈聆聽「野戰戰略」講授後的心得〉,《 黃埔月刊 》 ,第二○七期,民國五十八年七月,頁二。

註 二:余國藩先生越洋電話訪問紀錄,民國九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註 三:余伯泉,《 對美軍事觀察 》 ,國防大學印行,民國四十一年十一月,頁二一。

註 四:美軍《 聯合參謀軍官手冊 》 (Joint Staff Officer's Guide, AFSC Pub. 1),美國三軍聯合參謀大學(Armed Forces Staff College)出版,一九六五年八月一日。我國三軍聯合參謀大學於民國五十五年十二月譯印,頁二。

註 五:同註四,頁四-五。並見一九九一年《 美軍聯合參謀作業手冊 》 ,國防部譯印,民國八十三年五月頁一二-一八。

註 六:同註四,頁五○。

註 七:《 近代各國參謀制度發展史 》 ,國防部史政局編譯,民國四十八年八月初版,頁一六九。並見J. D. Hittle, "The Military Staff|It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The Military Service Publishing Company, Harrisburg Penn., 1949. p.182.

註 八:同註四,頁四五。

註 九:同註四,頁二九。

註一○:一九九一年《 美國聯合參謀作業手冊 》 ,國防部譯印發行,民國八十三年五月,附錄F「指揮官狀況判斷」,頁三○四-三○七。

註一一:對照Joint Staff Officer's Guide, AFSC Pub. 1, 1991, Appendix F (Adapted from Joint Pub. 5-02.1).見本章末之「附表四」。

註一二:參閱《 日本野戰參謀業務 》 。原名《 野外幕僚勤務 》 ,日本陸上幕僚監部出版,一九六八年。國防部編譯局譯印,民國五十九年六月,頁三五-三九。其「作戰判斷」格式與美軍我國使用者相同,故「指揮官狀況判斷」格式亦相同。

註一三:《 德軍參謀實務 》 ,Hubert Walitschek原著,一九六九年。國防部編譯局譯印,民國六十三年六月,〈序〉,頁一。

註一四:同註一三,參閱第三篇第八章第四節「狀況判斷」,頁一一○-一一二。

註一五:封‧糾甫英(von Dufving),《 德軍指揮原則、指揮基礎及一般參謀計畫作業 》 ,周世斌譯,三軍聯合大學印,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十四日,頁五三-五五。

註一六:同註一五,頁三一。

註一七:參閱中華民國留美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各期名錄 ( 一九三五-一九七六 ) 。原件為英文,由USACGSC蒐集編纂,鄧祖謀將軍收藏並將英文姓名譯回中文。

註一八:戴堅撰譯,《 兵學研究綱要 》 (A Summary Study of Modern Military Science),中美合璧版,同仇學社發行,民國三十六年元月。「序言」及頁九五「指揮官之情況判斷」。

註一九:美軍參謀業務中的「情報判斷」,是個設計非常卓越的作業格式。第五段「結論」有三個要項:作戰地區對我行動方案之影響,敵可能行動方案,敵之弱點。所謂「敵可能行動方案」是第四段「敵可能行動」(Enemy Capabilities)分析後的濃縮。Enemy Capabilities原意是「敵之能力」,國軍最早把它譯作「敵人可能之行動」 ( 見註一七《 兵學研究綱要 》 ,頁九六 ) ,確是神來之筆,民國四十年以後沿用至今,不過情報準則或教材於相關條文又必須加個按語「敵可能行動是以敵之能力為基礎」,方不致於誤解。

註二○:所謂「敵可能行動」,是敵有能力採取,敵若採此行動,將影響我任務之達成,其主要功能是提醒指揮官及作戰參謀在擬具我軍行動方案時不能忽略此一因素。參見Irving Heymont, "Combat Intelligence in Modern Warfare", Stockpole Co., Harrisburg, Penn., Oct. 1960, pp.202-203.並見范 英譯《 現代戰爭中之戰鬥情報 》 ,三軍聯合參謀大學印發,民國五十六年十二月,頁二九六。

註二一:參考邱中岳將軍珍藏陸參大研五期受訓講義。《 野戰軍戰略之研究 》 ,第三章「有關補給線各種狀況之研究」,第一戰略狀況,第一問題:「何方之戰略態勢有利?」;第六戰略狀況,第十一問題:「試評其戰略態勢。」

註二二:俞前部長大維訪談紀錄,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四日。

註二三:薄富爾,《 戰略緒論 》 ,原書第一章附表一,FENCING ANALOG ( 擊劍術的類比推理 ) 。

註二四:郭前部長寄嶠訪談紀錄,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C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